[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电感器用硅酸锌基玻璃/陶瓷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2210.8 | 申请日: | 200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11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9-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和平;罗凌虹;王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0/04 | 分类号: | C03C10/04;C03B32/02;H0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电感器用硅酸锌基玻璃/陶瓷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合成低熔点的硼硅玻璃,然后合成硅酸锌晶体,最后以上述制备的硼硅酸盐玻璃、硅酸锌为原料,湿法球磨后干压成圆片状,再烧成得硅酸锌基玻璃/陶瓷介质材料。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紧密的晶相和玻璃相结构,故材料的介电损耗较小,而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折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电感 器用 硅酸 玻璃 陶瓷 介质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层电感器用硅酸锌基玻璃/陶瓷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低熔点的硼硅玻璃:采用60-90wt%二氧化硅,15-25wt%三氧化二硼,2-15wt%碱金属氧化物为原料,湿法球磨至平均粒径为4-6μm,再将球磨后的原料装入高铝坩埚中,熔制玻璃,熔制温度为1400-1600℃,保温2-4小时,然后,玻璃淬冷,得到硼硅玻璃,再将玻璃球磨30-40小时后得到平均粒径为0.5-2μm的玻璃粉;(2)合成硅酸锌晶体:将氧化锌和二氧化硅按硅酸锌分子量比混合,湿法球磨至平均粒径为5μm左右,在40-60MPa的压力干压成圆柱状,在1400-1500℃下煅烧,保温2-4小时,得到六方型硅酸锌,球磨20-30小时后得到平均粒径为0.5-2μm的硅酸锌粉;(3)制备陶瓷烧结体:以上述制备的40-85wt%硼硅酸盐玻璃,10-35wt%硅酸锌,5-30wt%α-型石英为原料,湿法球磨至平均粒径为0.5-2μm,在100-120MPa压力干压成圆片状,再置于电炉中烧成,在850-950℃下保温0.5-4小时,即得到本发明的硅酸锌基玻璃/陶瓷介质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0221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敏树脂组合物和用于生产印刷电路板的光刻胶油墨
- 下一篇:折叠式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