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的碳基合金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3060.1 | 申请日: | 200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07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刘宇;解晶莹;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58;H01M4/04;C04B35/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的碳基合金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领域。特征是负极材料是以碳类材料为载体,掺入锡类或锡与贮锂合金材料,掺入量为10-50wt%它均匀分散和镶嵌在载体碳材料微观表面或内部,制备方法是以多碳链结构的锡类有机化合物为前驱物,通过固相加热方法,本发明具有廉价和种类丰富特点,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合金 复合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碳基合金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多碳链结构的锡类有机化合物为前驱物,通过固相加热方法制备,具体步骤是:(1)具有多碳链结构的锡类有机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缓慢搅拌使其溶解均匀;(2)能于锡形成贮锂类合金的金属制备成前驱物,即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有机化合物,并将上述前驱物缓慢加入到上述的溶液中;(3)将碳类载体材料缓慢加入到混合均匀的溶液中,进行均匀处理,同时进行热处理;(4)有机溶剂初步挥发后,将呈团聚态的混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完全除去溶液中的有机溶剂;(5)混合物移入密封体系中,内部通入含4-6vol%的H2或CO还原性气体的Ar、He、N2保护气氛,密封体系置于加热装置中突然升温到450-700℃后,开始控制反应时间;(6)反应时间结束,密封体系中反应温度突然下降,急冷到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1306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转换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