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物链传递标记物定量分析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4479.3 | 申请日: | 200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248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全;杨海明;李承志;朱泽瑞;贺一原;胡自强;颜亨梅;黎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81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在生态学领域,利用标记物对食物链上营养物传递进行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记物是与强酸根结合或以其它形式存在的三价铕离子Eu+3;化学分析方法依次为:在各级样品中加入三种掩蔽剂去除干扰离子后进行有机萃取,用强酸溶液进行反萃取进入水相,再对反萃取水相中的Eu+3进行敏化,后加入生色双配体溶液,形成三元生色络合物溶液,置于荧光光度计上以适宜波长激发、测定样品荧光强度,得出Eu+3的重量百分比。 | ||
搜索关键词: | 食物链 传递 标记 定量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在生态学领域,利用标记物,对食物链上营养物总量传递进行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包括:自食物链低层营养级投放标记物,培养向高层营养级传递标记物,后对食物链每一营养级进行取样,再根据标记物性质对各营养级样本初步提纯,获取预处理样品溶液,继而对各级预处理样品溶液进行化学分析,经处理得出标记物及营养物总量传递的定量结果,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标记物是与强酸根结合或以其它形式存在的三价铕离子(Eu+3);(B)所述的化学分析方法依次由如下步骤组成:(1)在各级样品溶液、及空白对照样品溶液中加入三种掩蔽剂,以去除干扰离子,在此基础上,添加有机萃取相进行有机萃取,(2)对有机萃取相中的(Eu+3),用强酸溶液进行反萃取进入水相,(3)对反萃取水相中的(Eu+3),加入敏化剂进行敏化,再加入亲(Eu+3)的生色双配体溶液,形成三元生色络合物溶液,(4)将生色络合物溶液置于荧光光度计上,以适宜波长激发样品溶液发生荧光,测定继发荧光强度,再换算出相应(Eu+3)的重量百分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师范大学,未经湖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1447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因芯片共焦扫描仪
- 下一篇:使用染料进行表面无损检测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