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膜驱油工艺技术无效
申请号: | 01115890.5 | 申请日: | 200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2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琦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的纳米膜驱油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乃是通过向注入井注入纳米膜剂溶液,在油层中产生吸附、改变润湿性、扩散和毛细管自渗吸作用,达到改善驱油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该工艺技术注入的膜驱剂溶液浓度低,驱油效率高,无需添加其他化学剂,对地层破坏小,可以在岩石表面形成热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级单层膜。该工艺技术前期投入少,驱替工艺简单,投入产出比高,宜于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膜驱油 工艺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膜驱油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此种工艺技术乃是通过向注入井注入采用固体化酶技术和复合超微粒薄膜技术组装制备的纳米膜驱剂溶液,膜驱剂分子依靠静电相互作用成为膜动力,膜驱剂有效分子沉积在呈负电性的岩石表面形成纳米级分子超薄膜,改变储层表面性质及其与原油相互作用的状态,使得注入流体在冲刷孔隙过程中原油易于剥落和流动而被驱替液驱替出来,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其实施步骤如下:1)根据地质资料和生产动态分析,选择合适油田、区块,采用该工艺技术的油田、区块必须具有完善的注采关系,即既有采油井又有注水井,且二者对应连通关系良好,采油井能见到注水效果;2)根据注采对应关系和注示踪剂检测结果,确定膜驱剂注入井;3)采用相同浓度的不同膜驱剂配方作驱油效果对比试验,选出其中效果最佳者作为选用膜驱剂配方;选择数块岩芯,选用不同浓度的膜驱剂溶液在实验室中做驱替试验,根据相应浓度膜驱剂溶液驱油效率的增加幅度,选出最佳注入浓度;4)计算油层比表面积,按照在整个油层内均匀吸附一层膜驱剂的标准计算出膜剂总用量;5)在实验室内采用连续、高浓度小段塞、低浓度大段塞、阶梯式浓度等几种注入方式进行驱替试验,选择出增油幅度最大的注入方式;6)对可能见到膜驱效果的采油井标定出初始产量,作为评估膜驱效果的依据;7)调整采出井工况,使所有采出井均处于正常生产状态;8)经济评价,经济上可行即可转入现场注入;9)布置连接工艺流程,按照方案要求一次连续注入或分多次间歇注入膜驱剂溶液;10)做好采油井资料录取工作,对采出液加密取样,及时化验检测,掌握油井产量变化和见到膜驱剂的时间,供最终评价之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1589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多肽——人HS1蛋白16和编码这种多肽的多核苷酸
- 下一篇:跌打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