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昆虫培育冬虫夏草的新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41386.7 申请日: 2001-10-26
公开(公告)号: CN1414091A 公开(公告)日: 2003-04-30
发明(设计)人: 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 李健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A01K67/03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50051 河北省石家***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用昆虫培育冬虫夏草的技术。属于人工用虫草真菌感染昆虫进行培育生长冬虫夏草子实体的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1)首先培育冬虫夏草纯壮菌种采集野生鲜冬虫夏草,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虫草菌种,采用健康细胞繁殖法扩接菌种并保存备用;培育用于感染虫体的斜面母种和液体菌;(2)选用易感染菌的寄主虫或代寄主虫,并喷菌液感染虫体;(3)在发菌阶段和长草阶段模拟野生虫草生长条件进行培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易学,便于普及及推广;完整外形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成功缓解了天然冬虫夏草的资源紧缺和供求矛盾;投资少、效益高。
搜索关键词: 昆虫 培育 冬虫夏草 新技术
【主权项】:
1、用昆虫培育冬虫夏草的技术,其特征在于:(1)首先培育冬虫夏草纯壮菌种:采集野生鲜冬虫夏草,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虫草菌种,采用健康细胞繁殖法扩接菌种并保存备用;a.培育用于感染虫体的斜面母种:用常规接种方法将上述虫草菌种接入斜面母种培养基后,在室温19~27℃下培养5~7天,菌丝长满斜面培养基即成母种;b.培育用于感染虫体的液体菌:将斜面母种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在22~27℃下振荡培养6~8天,菌液变稠,经检验无杂菌即可使用;(2)选用易感染菌的寄主虫或代寄主虫:寄主虫为蝙蝠蛾幼虫,代寄主虫为鳞翅目幼虫;(3)培育虫草的方法:a.寄主虫或代寄主虫的栖息土的选择:选用腐殖质丰富的沙性土壤,调节沙性土壤的PH值:5~7;湿度:25~40%;b.将土壤装在容器内;c.将活寄主虫或活代寄主虫放在容器内的沙土表面上,每平方米放入350~1000只活虫;d.喷菌液感染虫体:喷菌感染虫的气温控制在8~12℃;喷菌液时间为3~4天,每天喷2次以上,应轻喷少喷,使虫慢慢受菌丝刺激;喷菌3~4天后,感菌的幼虫逐渐钻入沙土中,感染菌的虫全部入土后,清理沙土表面并在容器上面盖一层塑料布以利保湿遮光;e.发菌阶段的技术管理:初期在17~22℃下培养发菌;发菌中期和后期改为20℃以下的低温和变温;冬虫夏草的生长期共280天,其中发菌期占250天,其中包括休眠期,在发菌阶段应在营养、温度、湿度、氧气、光照、土壤酸碱度方面模拟野生冬虫夏草所需的相应条件;f.长草阶段的技术管理:当发现有少数虫头部长出子座,即进入长草期;在长草期,在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光照方面同样模拟野生冬虫夏草所需的相应条件,从长出子座到虫草成熟的时间为26~28天,待草由红褐色变为浅灰色即可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未经李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4138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