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视与非可视信道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1145113.0 | 申请日: | 200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430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刁心玺;郭房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3/02 | 分类号: | H04J13/02;H04Q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丽琴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视与非可视信道的识别方法,在系统完成相干累加、非相干累加基础上,根据同一个功率时延分布上的直达径与非直达径功率强度之间的差异,及进一步利用LOS功率时延分布的τ/σ与NLOS功率时延分布的τ/σ之间的差异(τ、σ分别是多径功率分布的平均时延与均方根时延扩展),进行可视信道(LOS)与非可视信道(NLOS)识别。其中,利用同一个功率时延分布上的径间功率差,包括判断:最强径与局部最强径之比大于门限K(当不存在局部最强径时用θ倍的平均噪声功率代替之);和第1径到达时间与最强径到达时间之差小于定值T,当同时满足两条件时判为LOS信道,否则为NLOS信道。实现简单,易于与现系统融合。 | ||
搜索关键词: | cdma 移动 通信 系统 可视 信道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视与非可视信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A.读入功率时延分布;B.从整个功率时延分布中挑选出幅度最大的最强径;C.确定平均噪声功率,并确定第1径的到达时间和最强径的到达时间;D.在局部最强径的搜索窗宽度内,检测到局部最强径并取值,判断最强径与局部最强径的比值是否大于门限K;E.判断第1径的到达时间与最强径的到达时间之差是否小于一时间定值T;F.在同时满足最强径与局部最强径的比值大于门限K,和第1径的到达时间与最强径的到达时间之差小于时间定值T时,判断为可视信道,否则判断为非可视信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4511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卡
- 下一篇:具有金属波纹管防护套的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