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腔T管无效
申请号: | 01243652.6 | 申请日: | 200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85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范钦忠;党建安;王秉松;冯大猛;裴秋立;王随航;陈宗建;郭林现;赵双林;李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钦忠 |
主分类号: | A61M39/00 | 分类号: | A61M39/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8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腔T管,其是在现有由横臂(1)及纵臂(2)组成的T管结构基础上,在纵管下段外套有造影管(3),该造影管与纵臂间形成的空隙为造影腔(4),在造影管的管壁上均布设有侧孔(5);用于注入造影剂的注药管(6)设置在纵臂内,一端与造影腔连通,另一端从纵臂的一侧引出。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设置造影腔窦道造影后显示窦道形成情况,并由此决定拔管,避免了现有T管不能明确窦道是否已完整形成而造成拔管后胆漏及给患者造成痛苦的弊端。 | ||
搜索关键词: | 双腔 | ||
【主权项】:
1、一种双腔T管,包括由横臂(1)及纵臂(2)组成的T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纵臂(2)下段外套有造影管(3),该造影管(3)与纵管(2)间形成的空隙为造影腔(4),在造影管(3)的管壁上均布设有侧孔(5);用于注入造影剂的注药管(6)设置在纵管(2)内,一端与造影腔(4)连通,另一端从纵管(2)的一侧引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钦忠,未经范钦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24365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