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对式双矩阵狭缝盘无效
申请号: | 01271716.9 | 申请日: | 200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9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于萍;赵波;王树洁;赵志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树清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绝对式双矩阵狭缝盘,属于光电测试技术领域中的一种与绝对式码盘相匹配的双矩阵狭缝。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应于码盘的码道,利用两组发光管和接收管,获取两组编码器输出光电信号。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狭缝盘上采用双矩阵狭缝,相对于码盘的同一圈码道,每组双矩阵狭缝在同一个同心圆上,不同的同心圆上的双矩阵狭缝之间的夹角相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就是在狭缝圆盘上,根据码盘码道的形式要求,有规律地刻划出不同的同心圆的双矩阵狭缝,对应于双矩阵狭缝,一对一的安装发光管和接收管,使编码器同一码道输出两个相同的光电信号,在不增加编码器体积的情况下,相当两台编码器在工作,提高了编码器工作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对 矩阵 狭缝 | ||
【主权项】:
1、一种绝对式双矩阵狭缝,是由狭缝圆盘和在狭缝圆盘上刻划出的狭缝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是由是由狭缝组(6)、狭缝组(7)、狭缝组(8)、狭缝组(9)、狭缝组(10)、狭缝组(11)、狭缝组(12)、狭缝组(13)、狭缝圆盘(14)构成的;在0°~180°的水平直径上,右半径上有狭缝组(6),从圆心至端点方向,依次分布着狭缝a1、b1、c1;左半径上有狭缝组(10),从圆心至端点方向,依次分布着狭缝b3、c5,这些狭缝均为粗码狭缝;在90°~270°的竖直直径上,上半径上有狭缝组(8),从圆心至端点方向,依次分布着狭缝a3、c3、e1、f1,其中a3、c3为粗码狭缝,e1、f1为精码狭缝;下半径上有狭缝组(12),从圆心至端点方向,依次分布着狭缝c7、d2、e3、f3,其中c7、d2为粗码狭缝,e3、f3为精码狭缝;带有狭缝组(6)和(10)的0°~180°水平直径与带有狭缝组(8)和(12)的90°~270°竖直直径相互垂直,构成一组单矩阵狭缝;相对于0°~180°的水平直径和90°~270°的竖直直径,分别与它们成夹角α=45°的另外两条直径,即135°~315°的直径和45°~225°直径;在135°~315°的直径上,135°半径上有狭缝组(9),从圆心至端点方向,依次分布着狭缝b2、c4;在315°半径上有狭缝组(13)、从圆心至端点方向,依次分布着a4、b4、c8,这些狭缝均为粗码狭缝;在45°~225°的直径上,45°半径上有狭缝组7、从圆心至端点方向,依次分布着狭缝a2、c2、e4、f4,其中a2、c2为粗码狭缝,e4、f4为精码狭缝;在225°半径上有狭缝组11,从圆心至端点方向,依次分布着狭缝c6、d1、e2、f2,其中c6、d1为粗码狭缝,e2、f2为精码狭缝;带有狭缝组(9)和(13)的135°~315°直径与带有狭缝组(7)和(11)的45°~225°直径相互垂直,构成另一组单矩阵狭缝;带有狭缝组(6)和(10)的0°~180°的水平直径与带有狭缝组(8)和(12)的90°~270°的竖直直径所构成的一组单矩阵狭缝和带有狭缝组(9)和(13)的135°~315°的直径与带有狭缝组(7)和(11)的45°~225°的直径所构成的另一组单矩阵狭缝的组合,构成双矩阵狭缝;在双矩阵狭缝中,狭缝组(6)和(13)的狭缝a1对应a4,b1对应b4、c1对应c8,狭缝组(9)和(10)的狭缝b2对应b3、c4对应c5,狭缝组(7)和(8)的狭缝a2对应a3、c2对应c3、e4对应e1、f4对应f1,狭缝组(11)和(12)的狭缝c6对应c7、d1对应d2、e2对应e3、f2对应f3;与码盘码道对应的同心圆环(圈)与同心圆环(圈)之间不通光部分称为隔离圈,通光区为狭缝,隔离圈(圆环宽度)与狭缝长度(圆环宽度)的尺寸一致,从狭缝盘的圆心至边缘,同心圆环(圈)的序数依次从小至大增加,狭缝a1、a2、a3、a4在第一同心圆环(圈)上,狭缝b1、b2、b3、b4在第三同心圆环(圈)上,狭缝c1、c2、c3、c4、c5、c3、c7、c8在第五同心圆环(圈)上,狭缝d1、d2在第七同心圆环(圈)上,狭缝e1、e2、e3、e4在第九同心圆环(圈)上,狭缝f1、f2、f3、f4在第十一同心圆环(圈)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27171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红外辐射增效器
- 下一篇:灭火器放置座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