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扫描型发光元件阵列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1800367.2 | 申请日: | 200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17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9-15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诚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44 | 分类号: | B41J2/44;B41J2/45;B41J2/45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日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减少因外接在芯片上的用于限制写入电流的电阻所造成的功率损耗,提供可以减小光写入头的升温的自扫描型发光元件阵列。与驱动电路内的控制传送部的电路中的H-L电平差相比,通过降低设定控制发光部的电路中的H-L电平差,能够减少外接在芯片上的用于限制写入电流的电阻所造成的功率消耗,抑制光写入头的温度上升。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发光 元件 阵列 驱动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自扫描型发光元件阵列的驱动方法,该自扫描型发光元件阵列包括:传送元件阵列,将排列多个具有控制阈值电压或阈值电流的控制电极的3端子传送元件的3端子传送元件阵列的相邻传送元件的控制电极用第1电气部件相互连接,同时用第2电气部件将电源线连接到各传送元件的控制电极,并且将时钟线连接到各传送元件的剩余的2端子的一个端子,从而形成传送元件阵列;以及发光元件阵列,排列多个具有控制阈值电压或阈值电流的控制电极的3端子发光元件;将所述发光元件阵列的控制电极和所述传送元件的控制电极对应连接,并将写入信号线设置连接到各发光元件的剩余的2端子的一个端子上;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经限流电阻对所述写入信号线提供的写入信号用脉冲电压的L-H电平差比提供给所述时钟线的传送用脉冲电压的L-H电平差小,来减少所述限流电阻的电力消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80036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