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根真菌在金线莲栽培中的应用技术无效
申请号: | 02100779.9 | 申请日: | 200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43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郭顺星;于雪梅;高微微;肖培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A01G1/04;A01H17/00;A01H4/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菌根真菌在金线莲栽培中的应用技术,所用的小菇属4种真菌:石斛小菇(Mycenadendrobii),紫萁小菇(Mycenaosmundicola),兰小菇(Mycenaorchidicola),开唇兰小菇(Mycenaanoectochila);先分别培养菌根真菌和金线莲幼苗,再将菌根真菌与金线莲幼苗共生栽培。采用该项新技术,可大大缩短金线莲的生长周期;提高金线莲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该项技术栽培方法简单、投资少、不施任何肥料和农药,生产出的金线莲为绿色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菌根 真菌 金线莲 栽培 中的 应用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菌根真菌在金线莲栽培中的应用技术,采用小菇属4种真菌:石斛小菇(Mycenadendrobii)、紫萁小菇(Mycenaosmundicola)、兰小菇(Mycenaorchidicola)、开唇兰小菇(Mycenaanoectochila)中的任选一种或由其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其主要步骤及条件如下(所述比例均为重量百分比):(1)菌根真菌的培养将上述的菌根真菌自低温保藏的斜面试管菌种活化后,分别转接于PDA平皿中,于25℃恒温培养12-20d,分别在菌落边缘打孔成菌片,并以小碎块接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和发酵或接入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2)金线莲苗的培养芽增殖培养基:MS(MurashigeandSkoog1968)培养基,附加6-BA(6-苄基嘌呤1.2mg/L、NAA(萘乙酸)0.6mg/L;丛芽增殖培养基: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苄基嘌呤(BA)1.5mg/L,吲哚丁酸(IBA)0.6mg/L,玉米素(ZT)0.15mg/L;苗继代培养基:1/2MS,200g/L马铃薯提取液,25g/L蔗糖,琼脂9g/L,pH5.8;(3)菌根真菌与金线莲苗共生栽培(a)金线莲栽培基质蛭石∶砂子=4∶1或森林腐殖土∶砂子=6∶1或泥炭土∶砂子=5∶1或泥炭土∶砂子∶蛭石=4∶1∶2;(b)金线莲菌根共生栽培在硬质材料的托盘或盆中立体栽培,其容器的基部平铺一层金线莲栽培基质,其上按株行距栽培一株或一丛的金线莲苗,在苗根的基部放置少量粉碎的湿栎树(山毛榉科Fagaceae)树叶,其上再放以上备好的液体菌根真菌2ml或固体菌根真菌1-2g,使金线莲的根与菌接触,用栽培基质将苗覆盖2-3厘米厚,浇放置至室温的水;(c)栽培条件采用塑料薄膜温室、玻璃温室、露天栽培遮阳网遮阴,环境温度为18-25℃,光照量为正常日光量的1/3,照度2000Lx;(d)金线莲的收获收获时可剪取地上部分,也可一次性连根取出洗净栽培基质;阴干或60℃以下烘干;其中所述的菌根真菌的液体培养为:培养基的配制:葡萄糖2.5%;KH2PO40.15%;K2HPO40.1%;MgSO40.15%;天然物:麦麸3%(煮汁),高压灭菌后分别接入上述真菌;培养条件:培养基pH5.6;三角瓶摇床培养瓶装量50%;转速120转/分钟;23℃培养30天;发酵罐培养接种量10%,其余参数同上;发酵培养结束时将发酵物用匀浆机打碎菌体及发酵物备用;其中所述的菌根真菌的固体培养为:培养基的配制:阔叶树锯末∶麦麸∶玉米粒=1∶1∶0.5,加水量为原料的150-250%,高压灭菌后分别接入上述真菌,待菌丝从培养基顶部长入底部时取出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0077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控制机动车装置
- 下一篇:取暖陶瓷壁画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