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反复充放电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2107209.4 | 申请日: | 200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444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9-24 |
发明(设计)人: | 居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居永明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博隆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 |
地址: | 5181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反复充放电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每个单体电池由盖板、负极极柱、安全阀、正极极柱、电解液、外壳组成,正极极柱与正极相连接,负极极柱则与负极相连接;正极选用一定厚度的铝箔,两面均匀涂布正极活性物质,负极选用一定厚度的铜箔,两面均匀涂布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内本体是由正负极片组即正极片、负极片与隔膜共同构成具有盘状结构的电极集合体;正极或负极的极片形式均为带有大叶单极耳或间距不等的大叶多极耳的形状狭长的展成片,并通过集电夹板导出电流至极柱;正极有一个或若干个极柱,负极有一个或若干个极柱。 | ||
搜索关键词: | 反复 放电 锂离子 动力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反复充放电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每个单体电池由盖板(1)、负极极柱(2)、安全阀(3)、正极极柱(4)、电解液(8)、外壳(9)组成,正极极柱(4)与正极(13)相连接,负极极柱(2)则与负极(12)相连接;正极(13)选用一定厚度的铝箔,两面均匀涂布正极活性物质,负极(12)选用一定厚度的铜箔,两面均匀涂布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内本体(7)是由一对或多对正负极片组即正极片(13)、负极片(12)与隔膜(19)共同构成具有盘状结构的电极集合体;正极或负极的极片形式均为带有大叶单极耳或大叶多极耳的矩形片,并通过集电夹板(6)导出电流至极柱;正极有一个或若干个极柱,负极有一个或若干个极柱,正负极柱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极柱的直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极柱的形状除可以为圆柱形外,亦可采用片状,安装于外壳(9)的同一或不同的任何表面上;正负极片的形状除矩形外,也可制成其他形状;正极片(13)与负极片(12)须间隔层叠置放;内本体(7)最外层两侧既可以为负极片,也可以是正极片;内本体(7)须以隔膜紧密包裹或以聚乙烯、聚丙烯框夹紧;正极极耳(11)整齐排列并联于内本体(7)的一端,负极极耳(10)整齐排列并联于内本体的另一端;正极(13)或负极(12)可另行选用网状金属箔;正极(13)的活性物质既可以是钴酸锂,也可以是锰酸锂、镍酸锂或镍钴酸锂;负极(12)的活性物质既可以是天然石墨,也可以是鳞片石墨、人造石墨或石油焦炭;外壳(9)既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圆柱形的;外壳(9)内通常只装入一个内本体(7),也可以将若干个内本体并联装入外壳内,组成较大容量的动力电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居永明,未经居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0720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随身充不间断充电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产甲酸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