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09504.3 | 申请日: | 200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380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宁桂玲;朱维波;袁树来;张守臣;林源;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55 | 分类号: | C09K11/55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制备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铝酸锶系列蓄光型长余辉发光粉体材料低成本、高性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工业铝为原料,将其制成烷氧基铝。根据醇盐的溶胶-凝胶特性对碳酸锶、激发剂、敏化剂等进行反应胶乳包覆处理以代替传统固体球磨混料过程,使发光前驱物达到纳米或分子水平复合,然后进行干燥和煅烧。该技术具有原料成本低、反应时间短、合成出的发光体松散易粉碎和筛分,从而减小研磨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用本技术可制备出发蓝光和绿光的夜光粉体或块体材料,在城市夜景装饰、装潢;消防应急;艺术品;发光涂料、发光陶瓷以及各种发光标牌上等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余辉 发光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方法,直接用自合成的液态高纯烷氧基铝代替高纯超细氧化铝,其特征在于:a)将碳酸锶、激发剂、敏化剂和助熔剂等同时加到液态烷氧基铝溶液中进行分散、水解和颗粒胶乳包覆,其水解温度在60~80℃,在搅拌水解过程中形成均匀的浆糊状发光前驱物,在此过程中,碳酸锶等较大颗粒被超声波破碎,而球形氧化铝水合物纳米微粒均匀地包覆在颗粒表面;b)将制得的浆糊状发光前驱物在130~200℃的真空干燥厢里蒸发、干燥1~10小时;c)将上述干燥后的前驱物在高温炉中900℃灼烧1~2小时,同时通入含H2:3~5%,N2:95~97%的还原性气体,然后升温至1100~1350℃,灼烧3~4小时,在混合气的保护下冷却至100℃以下;d)用水解液中含羧/酯基有机分子用来控制水合氧化铝颗粒形状,该有机分子在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和酰基酯中选择,有机分子/醇盐=0.01~0.5摩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0950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