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氰化镀银光亮剂无效
申请号: | 02115643.3 | 申请日: | 200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38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6-30 |
发明(设计)人: | 左正忠;胡进;李卫东;刘仁志;杨江成;冯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3/46 | 分类号: | C25D3/46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祥;冯卫平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化镀银光亮剂,由下述方法制得:将二甲胺溶液及咪唑置于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55-65℃;然后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完后,仍在55-65℃温度下搅拌30-45分钟;再将温度升至85-95℃,搅拌30-45分钟;停止搅拌,冷却到室温,放出反应物,加水或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得淡黄色、微粘稠状物,即为所需光亮剂。将本发明提供的光亮剂加入氰化镀银镀液中按常规方法进行电镀,即可得到色泽均匀且不易变色、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与基体结合力强的光亮镀银层。且该光亮剂同一般的氰化镀银光亮剂相比在操作工艺上具有工作温度高(5-40℃)、电流密度范围较宽、深镀能力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化 镀银 光亮剂 | ||
【主权项】:
1.一种氰化镀银光亮剂,由下述方法制得:将120-180毫升浓度为33%的二甲胺溶液及10-20克咪唑置于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55-65℃;然后用滴液漏斗滴加80-120毫升环氧氯丙烷,滴加时间不小于30分钟,滴加完后,仍在55-65℃温度下搅拌30-45分钟;再将温度升至85-95℃,搅拌30-45分钟;停止搅拌,冷却到室温,放出反应物,加水或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得淡黄色、微粘稠状物,即为所需光亮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1564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废液制取镀锌生产溶剂的方法
- 下一篇:电镀锡铋合金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