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轮对配轮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2129566.2 | 申请日: | 200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480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3-10 |
发明(设计)人: | 朱世鹏;徐英;薛奋祥;刘加波;李德林;杨哲;张春才;王志全;孙海涛;李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联铁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G06F17/30;G06F15/16;G06K7/10;G01M17/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北京市北方交***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轮对配轮方法及系统。主要由一台数据存储、处理的中心服务器,集线器(HUB)以及多台计算机管理工作站,一组由计算机控制的无线传输数据的配轮小车,大屏幕显示器及终端服务器组成。其中多台计算机工作站均由一台工业PC机和配置的标签识别系统组成,在多台计算机工作站上配置相应的管理程序,通过集线器并以“车统51C卡”为纽带与具有大容量数据存储和丰富查询功能的中心数据服务器相连。各台计算机工作站的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从而使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可靠,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能有效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车辆的运营成本,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轮对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车辆轮对配轮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包括:a.一个轮对(20)进入轮轴车间时,在轮对检测工作站(1)开始自动检测前,在其轴端磁吸附上一个含有射频卡的标签(21),其中射频卡中已预先存入一个唯一的编号,标签有外部识别编号,并已将射频卡编号与标签上的编号的对应关系存于计算机中;b.轮对开始自动检测前,由操作人员利用射频卡识别器(16),将该轮所配标签的射频卡的编号读入计算机,并与操作员输入的该轮对轴号及检测结果一起送至服务器中,作为以后打印该轮对的“车统51C卡”数据和各个工位轮对识别的依据;c.当轮对(20)通过轴承外检测工作站(2)时,射频卡识别器(16)自动读出标签上的射频卡编号,并以此为索引,在中心数据库服务器(9)中找出该轮对对应的数据记录显示于轴承外检测工作站(2)的CRT触摸屏上供操作工查看,同时操作工将是否需要退轴处理的检测结果填入该记录,确认后传送到中心数据库服务器(9),并根据结果将轮对转至相应轨道;d.当轮对通过探伤工作站(3)即荧光探伤机和超探房时,射频卡识别器(16)自动读出标签上的射频卡编号,并以此为索引,在中心数据库服务器(9)中找出该轮对相对应的数据记录,显示于探伤工作站(3)的CRT上供操作工查看,同时操作工将检测结果填入该记录,确认后传送到中心数据库服务器(9);e.当轮对超探检测完毕后,在轮对转向处通过射频卡识别器(16)自动读出标签上的射频卡编号并通过终端服务器(13)传送至中心数据库服务器(9),大屏幕显示程序将根据前面对该轮对的检测结果,控制大屏幕显示器(7)指示轮对流向,工人根据提示将轮对送往相应的工位;f.根据大屏幕显示器(7)的提示,对需要进行镟轮处理的轮对(20),送至镟轮机处,由镟轮机对其进行加工,同时,操作人员要手持射频卡在镟轮检测工作站(8)刷卡读出该轮对的收入尺寸进行镟轮参数设定,加工后的轮对参数经确认传送至中心数据库服务器(9)中,修改“车统51C卡”的支出尺寸;g.根据大屏幕显示器(7)的提示,对需要重新压装轴承的轮对,送至轴承压装间压装检测工作站(5),在压装检测工作站(5),射频卡识别器(16)自动读出标签上的射频卡编号,并以此为索引,在中心数据库服务器(9)中调出压装参数,在轴承压装程序中,由操作员将新压装轴承的相关信息输入计算机,确认后传送至中心数据库服务器(9)中,生成“车统51C卡”中相应的记录;h.经过以上步骤,合格的轮对(20)被送往配轮区;i.配轮区,每次由配轮管理操作员在配轮管理工作站(10)中输入配轮计划,生成配轮方案,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5)传输至配轮小车(14)小型计算机(18)中,然后由配轮员操纵配轮小车(14)沿铁轨进行巡检,当探测到合适的轮对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提示,最后,台车操作人员操纵台车准备起吊该轮对,地面工人为其挂好挂钩的同时,按动一个点动开关,由连接的LED液晶显示屏(17)显示出该轮对应放置在输出线上的第几组,指导台车操作人员将其吊至相应的位置,在正式输出之前,由一名工人对配轮结果进行核实检查,确认正确后,把轮对推出,把标签(21)回送到轮对检测工作站(1)处以供重新利用,至此,一个工作流程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联铁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联铁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2956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