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速器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31326.1 | 申请日: | 200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485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李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李烨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100***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差速器的制造方法,该法乃采用厚钢管铣外齿,再通过铸铝方法使铣外齿的厚钢管、铸铝部及两差动小斜齿轮轴固着为一体,作成驱动大齿轮初胚,再将第一对差动小斜齿轮装入差动小斜齿轮轴而定位;接着由支持第二对差动小斜齿轮轴的左右两斜齿轮盖的凸缘外缘紧配合于驱动大齿轮两侧的浅圆凹面内,以将驱动大齿轮、两对差动小斜齿轮、左右两斜齿轮盖及左右轮轴等,以极为容易地组装在甚为准确地中心线上,并使之牢固的组装后的两轴间无任何摇晃无噪音发生,大大地提高了制造差速器的品质,实为本发明在差速器技艺上之一大突破。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差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包括:(A)取一定宽度之厚钢管(11)在其外圆周表面先铣制一外齿(111)以形成一驱动大齿轮(1)的初胚;(B)在驱动大齿轮(1)的初胚两侧分别车削,以形成一T字状剖面的中间壁(113);(C)于该中间壁(113)上穿设复数个洞孔(114);(D)将具有C型扣环槽的差动小斜齿轮轴(12)置于驱动大齿轮(1)的初胚中间壁(113)内,再以铸铝方法准确地将驱动大齿轮的初胚与差动小斜齿轮轴铸成一体;(E)于驱动大齿轮(1)的初胚两侧分别车削一凹面(151、151′);(F)在驱动大齿轮(1)初胚的凹面上再穿设复数固定螺丝的洞孔(131);(G)将第一对差动小斜齿轮(2-2)装入轮轴(12、12′)并崁入C型扣环后,再将具有第二对差动小斜齿轮轮轴的左右两斜齿轮盖(4)分别将第二对左右差动小斜齿轮啮合于该第一对差动小斜齿轮上并将该两斜齿轮盖分别固定于驱动大齿轮的两侧凹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李烨,未经陈李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3132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联臂式激光切割机飞行光路机构
- 下一篇:具X轴倍速机构的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