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天然抗菌竹浆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2133753.5 | 申请日: | 200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41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4-16 |
发明(设计)人: | 贺世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春天绿竹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1/04 | 分类号: | D21C1/04;D21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纯天然抗菌竹浆的生产工艺是利用慈竹、黄竹、巨竹、西凤竹、水竹、甜竹、苦竹、方竹、撑绿竹等天然竹子作原料,生产竹浆,包括备料、蒸煮、放料、洗选、除砂、浓缩、氯化、碱处理、次氯酸漂白、洗涤、浓缩、抄造工序,在备料与蒸煮之间增加了预处理工序,其特征在于技术条件为液比=1∶1.0-5.0,处理剂为硫酸盐酸、硝酸、草酸、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液,pH值=4.0-6.5,处理剂用量是绝干竹料重量的0.5-1.0%,将水、竹料、处理剂在蒸煮器中进行混合并蒸煮,由室温升温至135-145℃,升温时间为45分钟,排气5-20分钟,再升温至160-180℃,保温1-4小时,保温完毕,排除处理液。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抗菌 竹浆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1、纯天然抗菌竹浆的生产工艺,包括备料、蒸煮、放料、洗选、除砂、浓缩、氯化、碱处理、次氯酸漂白、洗涤、浓缩、抄造,其特征在于在备料工序与蒸煮工序之间增加了预处理工序,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备料:将竹料切削成所需规格;(二)、预处理:在蒸煮器中进行,其技术条件为:液比=1∶1.0-5.0,处理剂为硫酸盐酸、硝酸、草酸、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液,PH值=4.0-6.5,处理剂用量是绝干竹料重量的0.5-1.0%,将水、竹料、处理剂在蒸煮器中进行混合并蒸煮,由室温升温至135-145℃,升温时间为45分钟,排气5-20分钟,再升温至160-180℃,保温1-4小时,保温完毕,排除处理液;(三)、硫酸盐法蒸煮:总用碱量:以Na2O计,为绝干竹料的12-22%,硫化度0.1-35%,蒸煮助剂为蒽醌及衍生物,用量为绝干竹料的0.05-0.2%,液比=1∶2.0-5.0,按照上述技术条件,在蒸煮器中进行硫酸盐法蒸煮,并由室温升至120-130℃,升温时间45分钟,小排气5-10分钟,再升温至140-150℃,升温时间30分钟,再排气10分钟,再升温至160-175℃,升温时间30分钟,保温2-4小时,保温完毕,放料;(四)、洗涤;浆料经螺旋挤浆机挤压出浆料中的蒸煮黑液,再经洗浆机洗涤至PH值=9.5-8.0;(五)、筛选:采用振框筛,筛出未蒸解物及大杂质,再经压力筛筛选;(六)、除砂:浆料在除砂器中进行,采用三段除砂,除去砂质和重杂质;(七)、浓缩:在浓缩机中脱去浆料中的部分水分,使浆料浓度达到3.5-5.0%;(八)、氯化:技术条件:用氯量为总用氯量的60-70%,浆浓为3.0-5.0%,在常温条件下,在氯化塔或管漂机中进行氯化处理,氯化时间:在氯化塔中40-60分钟,在管漂机中为5分钟;(九)、碱处理::技术条件:浆浓:3.0-5.0%,用碱为NaOH,用量为对绝干浆量的2.0-5.0%,温度50-90℃,时间60-90分钟,在碱化塔或漂白机或浆池中对浆料进行碱处理,若选用管漂机,则可直接在管漂机中进行碱处理,然后再将浆料放到浆池中;(十)、次氯酸盐漂白、洗涤:技术条件:用氯量为总用氯量的30-40%,温度为35-45℃,时间120-260分钟,PH值=9.5-11,在漂白机中进行漂白,漂白完毕,可在漂白机中洗涤;(十一)、除砂、浓缩并进行抄造:在除砂器中进行除砂,经浓缩机脱水至浆浓为3.0-5.0%,然后送浆板机进行抄造。本工艺流程中所用的原料为慈竹、黄竹、巨竹、西风竹、水竹、甜竹、苦竹、方竹、撑绿竹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春天绿竹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春天绿竹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337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夏塔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低压电热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