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合成单壁碳纳米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37403.1 | 申请日: | 200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403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斌;施益峰;全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01J3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合成单壁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含氢的载气连续地将正硅酸乙酯和二茂铁带入高温反应区,经原位反应生成具有催化效应的铁-二氧化硅的纳米复合粒子,在直接催化气氛中使原料分解得到的碳形成连续单壁纳米管;所述高温反应区温度为900-1200℃,载气由氢气和稀释气体组成,其中氢气所占的摩尔百分比为5-85;反应区的持续时间为20-60分钟,含氢载气的总流量为800-2400ml/mil,正硅酸乙酯流量为20-100mg/min,二茂铁的流量为0.3-3mg/min。所得到的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在2nm左右,以束的形式存在,长度为数微米到数十微米,收率高达8%。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合成 单壁碳 纳米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连续合成单壁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以二茂铁为催化剂的前驱体,其特征在于以含氢的载气连续地将正硅酸乙酯和二茂铁带入高温反应区,经原位反应生成具有催化效应的铁-二氧化硅的纳米复合粒子,在直接催化气氛中使原料分解得到的碳形成连续单壁纳米管;所述高温反应区温度为900-1200℃,载气由氢气和稀释气体组成,其中氢气所占的摩尔百分比为5-85;反应区的持续时间为20-60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3740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