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鼓流化床造粒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2146785.4 | 申请日: | 200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498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亭杰;金涌;魏飞;王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16 | 分类号: | B01J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转鼓流化床造粒方法和装置属于化工造粒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转动转鼓内壁设置均布的折型抄板,转鼓内有固定流化床,晶种颗粒从转鼓的入料端连续加入,抄板把转鼓底部颗粒抄入流化床,颗粒从溢流口流落,形成连续均匀的料帘。在转鼓轴向垂直于料帘的侧面,安装有多个喷嘴。喷嘴把造粒原料液雾化成液滴,喷向料帘,液滴与运动颗粒碰撞接触,在颗粒表面包覆、固化,增大后的颗粒落到转鼓底部,再次被抄入流化床,重复上述过程。在颗粒从入料端到出料端的移动过程中,经多次冷却(干燥)、包覆、固化的循环,颗粒粒径逐渐增大,从出料端排出后,经筛分、冷却,得到合格产品。它具有投资省、能耗低、操作方便、产品质量好、效率高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流化床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转鼓流化床造粒方法,含有转鼓造粒和料帘包覆造粒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当一个持料量体积为转鼓体积的(5~30)%、轴向与水平面倾角为(0~5)°的转鼓以(2~10)转/分的转速转动时,从转鼓一端加入的晶种颗粒被均布于转鼓内侧且折角为(90~180)°的折型抄板抄入设置在转鼓内且沿转鼓轴向与水平面呈(0~2)°倾角的固定流化床上方,使粒径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晶种颗粒多点连续地向流化床上均匀落料,部分晶种颗粒落在开孔率为(0~3)%的侧板上,在重力和侧板上小孔气流的作用下,均匀进入与侧板相连且与侧板呈(90~180)°角的开孔率为(0.5~5)%的流化床分布板上,流化床的表观操作气速为(0.1~4.0)米/秒,流化气从上述分布板底部和侧板背面的气室进入对晶种颗粒进行冷却或干燥,同时推动晶种颗粒沿着与转鼓轴向水平面的夹角为(0~2)°、垂直于转鼓轴向水平面的倾角为(0~30)°的上述分布板,经过高度为(0~200)mm的溢料口,均匀下落形成主料帘;造粒原料液经过距离厚度和方向可调的主料帘的中心线的交点距离为(80~400)mm的喷嘴雾化后喷向主料帘,使液滴与主料帘中的运动晶种颗粒碰撞接触,在表面包覆、固化,抄有较多晶种颗粒的折型抄板在到达流化床上方之前所产生的落料所形成的二次料帘起到防止少量穿透主料帘的雾化液滴在转鼓内壁累积造成结疤的作用,落到转鼓底部的颗粒再由折型抄板抄入流化床,经过如此多次循环,使颗粒粒径连续增大;通过倾斜转鼓的转动把晶种颗粒从转鼓轴向的入料端移动到位于转鼓轴向另一端的出料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4678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超临界气体饱和溶液制造超细微粒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胶体造粒用分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