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砷污染环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2152415.7 | 申请日: | 200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502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同斌;安志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10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修复砷污染环境的方法,将大叶井口边草的孢子直接播种到受砷污染的环境(土壤、尾矿、湿地)中,或者通过分苗方式移植到受砷污染的环境(土壤、尾矿、湿地、水体)中,通过大叶井口边草的根系大量吸收环境中的砷并输送到地上部。当植物生长到30~50cm高度时(留茬5cm左右)并将其移走,则可从受砷污染的环境中带走大量砷,从而达到快速清除砷污染的目的。该方法投资和维护成本低,工程量小,运行管理简单,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不产生二次污染,不破坏土壤的生态功能,而且对保持水土、固定土壤和美化景观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广泛用于治理受砷污染的土壤、尾矿、湿地和水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污染环境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修复砷污染环境的方法,将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 L.)的孢子播种到受砷污染的环境中,或者通过分苗方式移植到受砷污染的环境中,定期进行留茬收割,并将其转移到其他地方集中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524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