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冷光片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2249692.0 | 申请日: | 200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6010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4-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富美 |
主分类号: | H05B33/14 | 分类号: | H05B33/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106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冷光片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应用于装饰领域、且缠绕在绕芯上的冷光片结构。它包括有:与电源连接的冷光片,冷光片由发光层、透明电极层、绝缘层、遮光电极层及防护层组成,透明电极层和遮光电极层分别设于发光层的上、下两端面,而绝缘层间设在发光层与遮光电极层之间,在透明电极层和遮光电极层的最外层还设有防护层,冷光片呈螺旋状缠绕于绕芯上,且冷光片上的透明电极层呈现在外,而冷光片及绕芯封装在透明套管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其所装饰的造型能够通体发光、在任何角度观赏都具有装饰的绚目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冷光片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电子冷光片结构,包括有:与电源(4)连接的冷光片(1),冷光片(1)由发光层(13)、透明电极层(12)、绝缘层(14)、遮光电极层(15)及防护层(11)和(16)组成,透明电极层(12)和遮光电极层(15)分别设于发光层(13)的上、下两端面,而绝缘层(14)间设在发光层(13)与遮光电极层(15)之间,在透明电极层(12)和遮光电极层(15)的最外层还设有防护层(11)和(16),其特征在于:冷光片(1)呈螺旋状缠绕于绕芯(2)上,且冷光片(1)上的透明电极层(12)呈现于外,而冷光片(1)及绕芯(2)封装在透明套管(3)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富美,未经李富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24969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工频电磁感应发热结构
- 下一篇:可调式线路板加工装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