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金属离子借激光辅助地引入玻璃产生无色和有色标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808569.8 | 申请日: | 200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871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29 |
发明(设计)人: | R·博雷克;K·-J·伯格;T·赖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拉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1/00 | 分类号: | C03C21/00;C03C23/00;B41M5/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娟;赵辛 |
地址: | 德国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方法,用于借激光辅助地通过离子交换和扩散将金属离子引入玻璃中,以达到玻璃获得有色的内标识的目的。采用这种方法,即可在玻璃中产生具有相对于四周而改变的折射率的无色标识,也可产生例如银黄色或者铜红色的有色标识。为了产生引起玻璃着色的金属颗粒所需的过程即离子交换和金属离子在玻璃中的扩散、金属离子还原成原子和原子聚集成金属颗粒、是限于局部加热实现的。为此,例如待赋予有色标识的玻璃粘贴上一个薄膜,该薄膜平面地印刷上可印刷的扩散色素,被粘贴了薄膜的玻璃表面使用聚焦的激光辐射加以局部加热。在加热过的区域内产生金属颗粒,从而在玻璃中出现有色的标识,不会损坏玻璃和产生熔化层。激光辐射也可控制只在局部产生离子交换和引入离子扩散到玻璃中,并产生无色的标识。这些标识可用于玻璃的标记、标识和装饰,但也可用于生产无源光学元件例如传输光栅。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离子 激光 辅助 引入 玻璃 产生 无色 有色 标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方法,用于将金属离子借激光辅助地引入玻璃中,并在玻璃中产生有色的标记点,而不会损伤玻璃和出现熔化层,其特征在于:为了借激光辅助地引入金属离子,在用于合适的金属离子的一种施与介质和一个与此施与介质相接触的玻璃表面之间的离子交换,以及合适的离子在玻璃中的扩散,都是局限在聚焦在玻璃表面上的激光辐射的聚焦区域上,在低于玻璃软化点的温度条件下,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加以实现的;为了在玻璃中产生出有色标识,为产生引起着色的金属颗粒,除离子交换和扩散之外还需要的处理过程是扩散进去的离子还原成原子和原子聚集成金属颗粒,同时在高于离子交换和扩散所需的和低于玻璃软化点的温度条件下,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完成上述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拉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博拉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8085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木材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齐纳击穿式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