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物材料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3100010.X | 申请日: | 200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430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7-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征和;李明亚;陈兴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N25/28;G01N2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材料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其特征是将氧化物材料在热处理温度为550~850℃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并在炉管内通入固定氧分压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的流量为10cm3/min~1000cm3/min,同时记录升温和降温过程中氧分压曲线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温度、氧分压曲线的形状、放氧的量以及在降温过程中吸氧过程的氧分压曲线的形状、吸氧氧分压最低值相对应的温度和吸氧的量。利用本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测定出放氧反应或者吸氧反应开始及结束的温度点,并能够根据氧分压时间曲线定量计算出放氧的量或者反应中吸氧的量。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为氧化物材料制备和检测提供一种评估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评价氧化物材料质量的标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材料 氧化 还原 反应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氧化物材料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氧化物材料在预定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进行热处理,记录升温过程中放氧过程开始的温度、氧分压曲线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温度、氧分压曲线的形状、放氧的量以及在降温过程中吸氧过程的氧分压曲线的形状、氧分压最低值相对应的温度和吸氧的量,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氧化物材料放置在热处理炉的均温区;(2)在炉管内通入固定氧分压的混和气体,混合气体的流量为10cm3/min~1000cm3/min;(3)用氧分析仪实时监测通过热处理炉后混合气体的氧分压;(4)在炉管内混和气体的氧分压稳定后,按照设定的程序开始升温,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为10~500℃/h,热处理温度为550~850C,保温时间为0~100小时,同时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温度和炉管出口混和气的氧分压;(5)在程序运转完成,温度降至室温后,停止计算机数据采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0001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