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滑环自绕式脐带电缆收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3111221.8 | 申请日: | 200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532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9-29 |
发明(设计)人: | 康守权;张艾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H75/34 | 分类号: | B65H75/34;H02G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0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环境中作业的无滑环自绕式脐带电缆收放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绕缆盘、主驱动装置、静底盘、制动盘、制动带、支撑轮、回转盘、张力控制轮、压紧臂、电缆驱动轮、电缆驱动齿轮箱、支撑板、行星齿轮、缠绕臂、中心双联齿轮、中心锥齿轮、电缆导向管、轴承套和小齿轮等组成,其核心传动部分是行星传动机构:以中心双联齿轮上部小齿轮作为小太阳轮,回转盘作为星架,电缆驱动轮和行星齿轮构成双联行星轮,脐带电缆作为大太阳轮,构成行星传动机构,其中脐带电缆和电缆驱动轮采用摩擦传动方式。本发明,适用于轻型水下机器人脐带电缆的收放,解决了无滑环结构形式的收放装置的技术难题,加强了水下机器人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滑环 脐带 电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无滑环自绕式脐带电缆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固定绕缆盘(1)、主驱动装置(2)、静底盘(3)、制动盘(4)、制动带(5)、支撑轮(7)、回转盘(8)、张力控制轮(9)、压紧臂(10)、电缆驱动轮(11)、电缆驱动齿轮箱(12)、支撑板(13)、行星齿轮(14)、缠绕臂(15)、中心双联齿轮(16)、中心锥齿轮(17)、电缆导向管(18)、轴承套(22)和小齿轮(23)等组成,具体为:所述固定绕缆盘(1)位于整机底部,静底盘(3)固联在固定绕缆盘(1)上部;所述制动盘(4)与静底盘(3)同轴安装固定,内部为空腔结构,其内容置小齿轮(23)和中心双联齿轮(16);所述回转盘(8)与制动盘(4)同轴安装,回转盘(8)下部凸起的空心轴之内孔与轴承套(22)外径过渡配合;所述中心锥齿轮(17)下半部的空心轴作为回转盘(8)的回转轴,其外径与轴承套(22)内孔动配合,并固定在静底盘(3)上;所述中心双联齿轮(16),以动配合的形式安装在回转盘(8)下部凸起的空心轴上,并与制动盘(4)同轴线;所述行星齿轮(14),与电缆驱动齿轮箱(12)的输入轴联接,并与中心双联齿轮(16)的上部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小齿轮(23)与主驱动装置(2)上的输出轴联接,并与中心双联齿轮(16)的下部大齿轮相啮合;所述制动带(5)安装在制动盘(4)外圆上,在制动带(5)上装有两个棘爪;棘轮(6)为圆环形薄带式,棘齿朝下固定在回转盘(8)外圆上,棘轮(6)和制动带(5)上的两个棘爪组成棘轮机构;所述至少三个支撑轮(7)按等分角度安装在回转盘(8)上的接近外缘处,回转盘(8)回转时支撑轮(7)在制动盘(4)上表面滚动;所述张力控制轮(9)、压紧臂(10)和电缆驱动轮(11)均通过它们各自的销轴安装在回转盘(8)上方的两块支撑板(13)上,电缆驱动齿轮箱(12)和缠绕臂(15)也固定在支撑板(13)上,而支撑板(13)垂直固定在回转盘(8)上方;张力控制轮(9)与电缆驱动轮(11)将脐带电缆(19)夹于它们两者之间;上方的压紧臂(10)上装有两个压紧轮,其补偿弹簧的一端与压紧臂(10)相连,另一端挂在支撑板(13)上;电缆驱动齿轮箱(12)的输出轴也是电缆驱动轮(11)的销轴;所述缠绕臂(15)上半部为导向管,下半部是导向轮,导向轮轴由两块平行板支撑,这两块平行板与导向管固定在一起;所述脐带电缆(19)由固定绕缆盘(1)底部中心进入电缆导向管(18),穿过中心锥齿轮(17)中心孔,继续向上通过张力控制轮(9)与电缆驱动轮(11)所夹空间,然后缠绕在电缆驱动轮(11)上并送至缠绕臂(15)的导向管,经过缠绕臂(15)的导向轮后,被缠绕在固定绕缆盘(1)的外径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1122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板固定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装置
- 下一篇:双层双面平面微线圈制作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