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协同指纹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3112840.8 | 申请日: | 200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52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8-18 |
发明(设计)人: | 高隽;董火明;陈定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7/30;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协同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是以整幅指纹图像作为运算单元,采用分级群体检索方式,即首先进行协同指纹分类,再在协同指纹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协同指纹匹配,具体为:采集原始指纹,按类存入指纹数据库;以每一类别中的原始指纹作为学习样本,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产生聚类中心;输入待识别指纹,按协同指纹分类法将其分入相应类别中;按协同指纹匹配法进行指纹匹配,给出识别结果。该方法计算代价小、复杂度低、识别速度快、鲁棒性较强,对加噪、微量旋转、污损、划痕等指纹样本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金融证券、IT产业、安防、公安、医疗、福利等行业中的身份认证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指纹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协同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是以整幅指纹图像作为运算单元,采用分级群体检索方式,即首先进行协同指纹分类,再在协同指纹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协同指纹匹配,具体步骤为:(a)、存储:采集有进入权限个体的原始指纹,按拱、左旋、右旋、尖拱及漩涡五大类存入指纹数据库;(b)、聚类:以每一类别中的原始指纹作为学习样本,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产生聚类中心,作为第一级类别原型向量;(c)、分类:输入待识别指纹,按协同指纹分类法将其分入相应类别中待匹配;(d)、匹配:以该类别中存储的原始指纹作为第二级原型向量,按协同指纹匹配法进行指纹匹配,给出识别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1284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年性痴呆防止方法
- 下一篇:真伪钞券辨识机及其辨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