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苓“国首I号”菌种及培养方法和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3114499.3 | 申请日: | 2003-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52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印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G7/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天顺;李凤岐 |
地址: | 72171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猪苓“国首I号”菌种(Grifola umbellata),以野生猪苓菌核的组织分离物作为人工移转基因源,采取人工组织分离,移转基因、提纯复制而成,是多孔菌科、多孔菌属、寄生菌核、人工培育的一种新型菌种。其培养方法是以马铃薯、琼脂、葡萄糖为主的母种培养基及以锯木削、麸皮、米糖、谷壳为主的原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培养,以椴木点种埋植法或腐植物埋植法栽培。本菌种系一种同步菌种,在菌丝边吃料的情况下子实体便可随即形成,无需其它菌类的扶助作用,性态稳定,菌核形成周期短、产量高,抗逆性、排杂性、食它性及耐受力均较强。且栽培和采收不受季节的限制,栽培后不须施肥、除草、浇水,省时、省力、省钱,栽培简单,管理粗放,极易推广。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工栽培繁育猪苓中药材的种源问题,从而达到人工繁衍栽培猪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猪苓中药材的产量,满足药用市场需求之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猪苓 国首 菌种 培养 方法 栽培 | ||
【主权项】:
1、猪苓“国首I号”菌种(Grifola umbellata),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CGMCC No.088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印,未经刘德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1449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