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沙化、沙漠化土地的治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3117131.1 | 申请日: | 200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51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7-28 |
发明(设计)人: | 付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7/00 | 分类号: | C09K17/00;C05F11/08;C12S13/00;C12N1/00;A01G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双兰 |
地址: | 61006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对沙化、沙漠化土地的治理方法。该方法是从恢复和重建土壤微生态入手,一是对需治理的地块微生态中的微生物藻和菌进行增殖培养;二是将其中的优势种群分离出来,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大规模培养;再将以上培养的生物接种到需治理的地块中,三是对需治理的地块直接添加其微生态生物藻和菌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进行直接治理,同时在被治理地块上都种植耐旱植物,再用遮阳网覆盖并固定在被治理的地块表面。本发明应用现代高科技生物工程技术,首先从解决植物生存的环境,再种植适宜的植物,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治理沙化、沙漠化土地问题,使被治理区的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协调发展,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 ||
搜索关键词: | 沙化 沙漠化 土地 治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对沙化、沙漠化土地又称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是对需要治理即被治理的沙化、沙漠化土地采用从恢复和重建土壤微生态入手,其治理方法包括三种,一是对被治理土地土壤微生态中的微生物藻类、菌类及原生动物进行增殖培养;二是将适合被治理土地中生长的微生态生物藻类、菌类中的优势种群分离出来进行大规模培养;再将上述两种培养的微生物藻类、菌类接种到需要被治理的土地中,三是对被治理的土地直接进行治理;以上治理方法同时都在被治理的土地上种植耐旱植物,最后用遮阳网覆盖被治理的整个土地表面,并将遮阳网牢牢地固定在被治理土地表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1713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