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03140937.7 | 申请日: | 200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49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4-28 |
发明(设计)人: | 田畑要一郎;臼井明;沖原雄二郎;西津徹哉;江崎德光;中谷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H01T19/00;H01T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国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揭示一种为了得到无损臭氧发生性能下使放电领域增大的臭氧发生器,对平板状的第1电极7、与第1电极7的主面对向的平板状的第2电极3、以及具有设置于第1电极7与第2电极3间的平板状的感应体板5及形成放电领域的撑挡13的电极组件102进行多层积层,在第1电极7与第2电极3间迭加交流电压、在注入氧气的放电领域产生放电使臭氧气体发生,第1电极7,在与放电领域对向的电极面与侧部间形成将发生在放电领域的臭氧气体取出的臭氧气体通路8,将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分散地配置于第1电极的放电领域内,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8,经第1电极7的内部、使在各放电领域的各放电区间发生的臭氧气体集中取出。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器 | ||
【主权项】:
1.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对平板状的第1电极、与所述第1电极的主面对向的平板状的第2电极、具有设置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间的平板状的感应体板、以及形成放电领域的撑挡的电极组件进行多层积层,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间迭加交流电压、在至少注入含氧气的气体的所述放电领域的间隙间产生放电、使臭氧气体发生,所述第1电极,在与所述放电领域对向的电极面与侧部间形成将发生在该放电领域的臭氧气体取出的臭氧气体通路,将多个的所述臭氧气体通路分散地配置于所述第1电极的放电领域内、以便以所述臭氧气体通路为中心的径向的流速分布大体上均匀,所述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经所述第1电极的内部、使在所述放电领域的多处发生的臭氧气体集中取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4093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