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紫罗兰酮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3141790.6 | 申请日: | 200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48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3-24 |
发明(设计)人: | 蒋淇忠;马紫峰;李春波;叶伟东;沈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9/21 | 分类号: | C07C49/21;C07C45/61;B01J29/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β-紫罗兰酮的合成方法,利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由假性紫罗兰酮合成β-紫罗兰酮。在恒定温度条件下,将制备好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加入丙酮溶液中,并且在氮气保护下,边搅拌边将假性紫罗兰酮缓缓加入,待反应结束后,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过滤分离,然后在旋转蒸发器中分离出丙酮,最后利用减压蒸馏分离出目标产物β-紫罗兰酮。本发明提出采用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由假性紫罗兰酮合成β-紫罗兰酮,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紫罗兰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β-紫罗兰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利用共沉淀法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1)将钠型ZSM-5沸石在10%的NH4NO3溶液中交换5~7次;2)在400~500℃下焙烧2~3小时得到HZSM-5沸石;3)将HZSM-5沸石加入到质量浓度为10%的氧氯化锆溶液中,搅拌成混合均匀的悬浮液;4)在上述悬浮液中滴加入体积百分比为20~30%的氨水,使生成的氢氧化锆均匀沉积到HZSM-5上;5)静置10~12小时后,将其沉淀过滤,洗涤到氯离子Cl-不被检出;6)在100~110℃下干燥10~12小时,再用0.5mol·L-1的硫酸浸渍10~12小时;7)过滤烘干后,经500~600℃焙烧3小时,得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样品;再利用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由假性紫罗兰酮合成β-紫罗兰酮:1)称取质量比为1∶5~1∶15催化剂和假性紫罗兰酮,将催化剂放在真空烘箱内,在80-100℃下干燥8-12小时后加入到三颈烧瓶中;2)然后加入与催化剂质量比为80∶1~120∶1的干燥过的丙酮,在保持110~120℃的温度下不断搅拌;3)在氮气保护下,边搅拌边将假性紫罗兰酮缓缓滴入烧瓶中,保持温度为100~150℃;4)反应2~5小时结束后,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过滤分离,然后在旋转蒸发器中分离出丙酮,最后利用减压蒸馏分离出目标产物β-紫罗兰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4179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腈催化还原为醛的方法
- 下一篇:脂肪酸类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