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双亲分子缓冲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3141803.1 | 申请日: | 200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474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2-11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远;詹义强;熊祖洪;丁训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14 | 分类号: | H05B33/14;H05B33/22;H05B3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静芳;王福新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采用双亲分子超薄膜作为有机发光器件中有机电子传输层与金属电极之间连接层或缓冲层及其制备方法。传统的有机发光器件中的缓冲层是无机缓冲层,缓冲层的引入改善了有机发光器件的电子注入,提高了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但是传统的缓冲层材料LiF是种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由此产生了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不稳定性。本发明引入双亲分子脂肪酸盐超薄膜缓冲层可以紧密地连接有机层和金属电极,用常规的热蒸发系统即能制得该缓冲层,这种分子的弹性长链结构使得该缓冲层具有较强的抗热冲击的能力,从而增强了有机发光器件的热稳定性,提高了电子注入。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器件 中的 双亲 分子 缓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双亲分子缓冲层,有机发光器件由阳极导电玻璃、空穴传输层、有机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缓冲层、金属阴极各层依次组成,其特征是缓冲层是双亲分子C5-C20脂肪酸盐薄膜,其厚度是2-4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4180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