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极干燥气体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3149729.2 | 申请日: | 200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483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3-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钧;陶志杰;龚峻松;张鹏举;周振芳;张力锋;袁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2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制备极干燥气体的工艺方法,其主要特征是:采用三套相同结构的干燥塔装置,三套干燥塔装置呈中心对称状态;其具体结构为:干燥塔上与IV阀和III阀中点连通,下连通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下连通冷却器,冷却器连通I阀和II阀中点,气水分离器底部装有排放阀;制备流程为:第一时段第一套装置干燥塔处于“工作状态”,第二套装置干燥塔处于“再生状态”,第三套装置干燥塔处于“干燥再生气状态”,依次反复循环。本发明具有不放空再生气,整个系统的压力保持平衡稳定,从而减少了设备维修量,节约能源,减少电耗等特点,应用本发明可以制备露点达到-70~-90℃(含水量小于1ppmv)的极干燥气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干燥 气体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1 一种制备极干燥气体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套相同结构的干燥塔装置,三套干燥塔装置呈中心对称状态;其具体结构为:干燥塔(4,4′,4″)上与IV阀(9,9′,9″)和III阀(10,10′,10″)中点连通,下连通气水分离器(5,5′,5″),气水分离器下连通冷却器(6,6′,6″),冷却器连通I阀(7,7′,7″)和II阀(8,8′,8″)中点,气水分离器底部装有排放阀(12,12′,12″);三套干燥塔装置下部连接关系为:三个I阀(7,7′,7″)连通后接原料气进口(1);三套干燥塔装置上部连接关系为:三个III阀(10,10′,10″)连通后接分流阀(11),分流阀(11)与产品气出口(2)接通;三个IV阀(9,9′,9″)分别接通产品气出口(2);极干燥气体的制备流程为:原料气经进口(1)进入第一套装置I阀(7)后进入冷却器(6),冷却后进入气水分离器(5),分离除去凝结水,凝结水由排放阀(12)排出,然后进入干燥塔(4)进行干燥,此时称干燥塔(4)处于“工作状态”,干燥后的气体经III阀(10)由分流阀(11)分流出一部分作为产品气送出,其余作为再生气,再进入第二套装置的III阀(10′)逆流进入干燥塔(4′),干燥塔中的电加热元件将气体、分子筛和干燥塔金属壳加热,使分子筛受热放出水分,热的再生气将水分带出干燥塔,此时称干燥塔(4′)处于“再生状态”,经气水分离器(5′)进入冷却器(6′)冷却降温,经II阀(8′)后进入第三套装置的II阀(8″)再进入冷却器(6″)充分冷却降温,再生气降温后所含水分凝结成液态水,进入气水分离器(5″),分离出的凝结水由排放阀(12″)排出,然后进入干燥塔(4″),将再生气进行干燥,此时称干燥塔(4″)处于“干燥再生气状态”,干燥后的再生气经IV阀(9″)与由分流阀(11)分流出的产品气汇合后由出口(2)送出;上述过程时段第一套装置干燥塔(4)处于“工作状态”,第二套装置干燥塔(4′)处于“再生状态”,第三套装置干燥塔(4″)处于“干燥再生气状态”;下一个过程时段则第二套装置干燥塔(4′)处于“工作状态”,第三套装置干燥塔(4″)处于“再生状态”,第一套装置干燥塔(4)处于“干燥再生气状态”;在第三个过程时段则第三套装置干燥塔(4″)处于“工作状态”,第一套装置干燥塔(4)处于“再生状态”,第二套装置干燥塔(4′)处于“干燥再生气状态”;依次反复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4972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氧水生产装置尾气中芳烃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吸附式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