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氧化锌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3150864.2 | 申请日: | 200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491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4-28 |
发明(设计)人: | 钟红梅;陆卫;潘梅;王少伟;陈效双;季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锌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表面修饰前驱体法,即在碳酸氢氨和氯化锌组成的前驱体中加入微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O4S)修饰,可以得到疏松的线状前驱体,然后再对线状前驱体煅烧,便可得到分散性好、而且线性分布均匀的纳米氧化锌材料,比现有的其它制备纳米氧化锌材料的方法都简单、易操作而且价廉,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氧化锌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氧化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A.在室温下,将化学纯碳酸氢氨(NH4HCO3)溶于蒸馏水中,使其浓度为1.6-2.4mol/L;再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O4S),使其浓度为1×10-4mol/L;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分析纯氯化锌(ZnCl2),使其浓度为0.8-1.2mol/L,最后得到白色沉淀物;B.将上述白色沉淀物用95%乙醇连续抽滤洗涤三次,然后将沉淀物放在40-60℃烘箱中烘烤3-4小时,以除去溶剂,得到线状前驱体;C.将烘干的线状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空气气氛下,将管式炉升温至240-260℃,保温煅烧0.8-1.2小时得到线状纳米氧化锌;D.如果要想得到鹅卵石状纳米氧化锌,则在A、B步骤后,将置于管式炉中线状前驱体温度升高至580-682℃,保温0.8-1.2小时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5086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