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色荧光复合扩增的引物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310104034.7 | 申请日: | 200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546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4-11-17 |
发明(设计)人: | 侯一平;吴谨;颜静;李英碧;应斌武;石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34 | 分类号: | C12P19/34;C12Q1/6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焕武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多色荧光复合扩增的引物设计方法,其特征是以一段公共序列SA(5′-TGTTCTT-3′)与在上述公共序列的5′端加上荧光标记物F后所形成的荧光标记序列SB(5′-F-TGTTCTT-3′)构成短序列对;将上述短序列对加在能够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引物P1、P2的5′端,构成一对非人类基因组序列,即长序列引物SA-P1、SB-P2。与现有方法相比较,采用本发明的引物设计方法之后,反应体系中没有加入数条短引物,引物数量减少,5′末端添加的碱基数目显著减少,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相对更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多色 荧光 复合 扩增 引物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色荧光复合扩增的引物设计方法,其特征是以一段公共序列SA(5′--TGTTCTT-3′)与在上述公共序列的5′端加上荧光标记物F后所形成的荧光标记序列SB(5′--F-TGTTCTT-3′)构成短序列对;将上述短序列对加在能够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引物P1、P2的5′端,构成一对非人类基因组序列,即长序列引物SA-P1、SB-P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1010403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消化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