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硬组织修复的生物活性纳米氧化钛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310104134.X | 申请日: | 200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554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4-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帮成;虞奇峰;吴尧;张兴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6 | 分类号: | C04B35/4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礼华 |
地址: | 610064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硬组织修复的生物活性纳米氧化钛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满足生物医用要求的纳米氧化钛粉为原料,如晶红石粉、或锐钛矿粉、或它们两者的复合粉为原料,将所述原料与氧化镁粉、或氧化铝粉、或焦磷酸钙粉等晶粒生长抑制剂混合后,经冷等静压成型和烧结工艺,即获得生物活性纳米氧化钛陶瓷块。该陶瓷块在体内或体外生理环境下吸附钙磷离子,在陶瓷块表面形成类骨磷灰石层,从而与骨组织形成生物活性化学结合。本发明纳米氧化钛陶瓷植入人的牙或骨缺损腔一个月内能与骨组织形成生物活性结合,且无感染、安全、可靠:本发明纳米氧化钛陶瓷价格远远低于现有硬组织修复用生物活性材料价格,以满足更广大人士的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组织 修复 生物 活性 纳米 氧化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硬组织修复的生物活性纳米氧化钛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材料以满足生物医用要求的纳米氧化钛粉为原料,通过控制烧结工艺,获得具有纳米晶粒的陶瓷块,陶瓷块在体内或体外生理环境下吸附钙磷离子,在陶瓷块表面形成类骨磷灰石层,从而与骨组织形成生物活性的化学结合,采用的纳米氧化钛粉原料可为晶红石粉、或锐钛矿粉、或它们两者的复合粉,其制备步骤是:以上述纳米氧化钛粉为原料,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01~10%的氧化镁粉为晶粒生长抑制剂,以分析纯酒精为溶剂,将上述纳米氧化钛粉和氧化镁粉混合粉料淹没在酒精中,再用超声波发生器在超声波作用下将混合粉料充分混合,混合时间为1~30分钟,混合粉料置于室温下干燥后,再采用冷等静压机在10~500Mpa压力下将混合粉料成型,然后将成型的坯体放入马腹炉中,以1~50℃/分的升温速率升至保温温度,保温温度为600~1200℃,在保温温度下保温1~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获得生物活性的具有纳米结晶的纳米氧化钛陶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1010413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体传递的佐剂化抗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哈茨木霉真菌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