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叶地不容的人工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310110783.0 | 申请日: | 200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537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4-10-20 |
发明(设计)人: | 蔡传涛;姚天全;刘宏茂;王华;刀祥生;周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旃习涵;王敏 |
地址: | 650223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叶地不容的人工育苗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苗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移苗和肥水管理步骤。通过人工繁殖和培育,实现了对大叶地不容的产业化生产,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在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容 人工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大叶地不容的人工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顺序的步骤:(1)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用砖头或木方围成畦,畦内装干净的细沙,厚度为7~9厘米,用木板平整,并压实;(2)种子处理将上一年7~9月采集的种子先用40℃~50℃温水浸泡5~6个小时,再用浓度为12%~18%(重量)的石灰水浸泡6~10个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备用;(3)播种2月上旬将处理过的大叶地不容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用木板轻压种子,再盖上一层细沙,厚度为盖上种子1cm~3cm;细沙上铺一层松树叶,浇透水;用地膜做成高50cm的半圆拱棚,将拱棚四周地膜盖严,每隔4~5天揭开拱棚透气、观察,若沙子发白,则浇水;该过程需要25天~30天;(4)苗床管理3月上旬,种子开始萌发,并先后露出沙面,此时将松树叶拣尽并加盖遮荫网大棚,持续25~35天;出苗期间,膜内温度控制在25℃~35℃,温度过高,立即将拱膜揭开通风降温,每周喷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一次;(5)移苗选用14cm×18cm的营养袋,袋内装营养土,3月中旬等芽苗高度为5cm~6cm(有1~2对真叶)时即可分批移苗,移苗时用一圆锥木棍在营养袋的中部插一小孔,深度与根长一致,垂直将苗移入孔内,用棍在两边挤压湿润的土,使根与土充分接触,浇透水并放在遮荫网大棚内;(6)肥水管理用喷灌法保持营养袋的水分,移苗后15天浇清粪水一次,以后结合拔草、松土,每袋再施一次复合肥6~10粒和普通过磷酸钙3~6克,同时,每周喷洒一次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防病;待其藤长度达到30cm~40cm,根部膨大直径达到3cm~5cm时,即可移栽到大田中,出圃率可达到95%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101107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产能的L-谷氨酰胺发酵方法
- 下一篇:三黄清解颗粒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