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荒漠林与人工林生态整合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310113983.1 | 申请日: | 200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615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宁;潘存德;邱长林;何江成;李疆;廖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25/02;E0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11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采用带状配置方式和穴状局部整地方式,通过引入乔木及相伴的水分输入,在保证乔木树种成活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对原有植被的干扰,使原有荒漠植被得到保育,其中人工植被带与原生天然植被带以4∶3间隔配置,并且通过滴灌对人工植被带进行灌溉,每条人工植被带的宽度为20~30米,原生天然植被带宽度为40~50米,人工植被带由4条乔木植被带和3条灌木植被带构成,乔灌树种主要选择胡杨、杨树、沙枣、白榆、白腊、柽柳、沙棘、紫穗槐、枸杞、葡萄、蟠桃、李子、杏子,形成带、网、片、块、点、线的有机联系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高的绿色人工生态系统综合体,荒漠植物群落绿度明显提高,年生长量提高10~50%。 | ||
搜索关键词: | 荒漠 人工林 生态 整合 技术 | ||
【主权项】:
1、荒漠林与人工林生态整合技术,其特征在于人工植被带与原生天然植被带以4∶3间隔配置,并且通过滴灌对人工植被带进行灌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1011398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引力器
- 下一篇:茜草双酯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