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污染物高频放电催化分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320119671.7 | 申请日: | 200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6832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5-03-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涛;唐兰;杨小平;刘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B01D53/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赖汉光 |
地址: | 51007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污染物高频放电催化分解装置,它包括由晶控高频电源(1)、电源匹配网络(2)、电感耦合线圈(3)构成的射频等离子发生系统以及由预过滤器(4)、内装固体催化剂(6)的反应器(5)、水蒸气发生器(7)、真空泵(10)、化学清洗装置(11)等构成的污染气体反应系统;本装置利用高频放电等离子体与催化反应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污染物去除率。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污染物 高频放电 催化 分解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有机污染物高频放电催化分解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由晶控高频电源(1)、电源匹配网络(2)、电感耦合线圈(3)构成的射频等离子发生系统以及由有机污染物气体预过滤器(4)、石英材料制成的内装固体催化剂(6)的反应器(5)、水蒸气发生器(7)、取样阀门(9)、真空泵(10)、酸性气体化学清洗装置(11)构成的污染气体反应系统;晶控高频电源(1)的输出端与电源匹配网络(2)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匹配网络(2)的输出端正负极与电感耦合线圈(3)的正负极电连接,电感耦合线圈(3)缠绕在反应器(5)上;反应器(5)的上部连接有机污染物气体预过滤器(4)和导入管;水蒸气发生器(7)通过蒸气管和阀门接至反应器(5)和预过滤器(4)之间;反应器(5)的下端管接至真空泵(10)的抽气口,真空泵(10)的排气口管接至化学清洗装置(11),取样阀门(9)安装在真空泵(10)的排气口和化学清洗装置(11)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2011967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