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皮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380101747.6 | 申请日: | 200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705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2-07 |
发明(设计)人: | T·L·特格尔;G·帕布斯特;P·拉玛勒;S·许弗;S·施罗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福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C3/16 | 分类号: | C14C3/16;C14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柏楠;刘金辉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产皮革的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两个:A)在半成品或中间产品的生产中使用一种或多种聚电解质,包括在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步骤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聚电解质:(a)紧接着在浸灰之前或过程中一起还添加以按盐计的重量为基础的0-1.5重量%的石灰,(b)在脱灰之前或过程中,(c)在生皮软化之前或过程中,(d)紧接着在浸酸之前或过程中一起还添加以裸皮重量为基础的0-3重量%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B)在浸灰过程中在含水浴液中用结构式(B.1)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或其相应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铵或盐处理生皮,其中R10和X1至X4具有在说明书中所述的含义,前提条件是至少两个巯基存在于化合物B.1中;C)使用结构式C.1的脱脂剂用于将裸皮、生皮或在皮革生产中的其它中间产品和半成品脱脂,n和R16至R21具有在说明书中所述的含义;D)利用鞣剂进行鞣制,该鞣剂可以通过结构式(D.1)的至少一种醛与结构式(D.1)的至少一种其它相同或不同的醛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和任选在结构式(D.2)的至少一种其它羰基化合物存在下进行反应来获得,Z和R22至R25具有在说明书中所述的含义,前提条件是,当Z对应于单个化学键或没有α-氢原子的基团时,存在至少一种其中Z含有α-氢原子的结构式(D.1)的其它醛,或存在至少一种结构式(D.2)的其它羰基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根据本发明方法生产的皮革。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皮革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生产皮革的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两个:A)在半成品或中间产品的生产中使用一种或多种聚电解质,包括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a)紧接着在浸灰之前或浸灰过程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聚电解质和以按盐计的重量为基础的0-1.5重量%的石灰,(b)在脱灰之前或脱灰过程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聚电解质,(c)在生皮软化之前或过程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聚电解质,(d)紧接着在浸酸之前或浸酸过程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聚电解质和以毛皮重量为基础的0-3重量%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B)在浸灰过程中在含水浴液中用结构式B.1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处理生皮
或用其相应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铵或鏻盐处理生皮,其中:R10是氢或未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巯基或羟基取代的C1-C12-烷基,X1至X4彼此独立地是氢,C1-C4-烷基,羟基,巯基或NHR11,和R11是氢,C1-C12-烷基,甲酰基或C1-C4-烷基羰基,前提条件是至少两个巯基包含在化合物B.1中;C)使用结构式C.1的脱脂剂
用于将毛皮、生皮或在皮革生产中的其它中间产品和半成品脱脂,其中:R16至R19彼此独立地是氢或支化或直链C1-C10-烷基,R20是氢或C1-C25-烷基,R21是氢或C1-C4-烷基,和n是1-100的整数,当R18至R20各自是氢时,R16对应于C1-C10-烷基,和当R16是氢时,基团R18至R20中的至少一个对应于C1-C25-烷基;D)利用鞣剂进行鞣制,该鞣剂可以通过结构式D.1的至少一种醛
与结构式D.1的至少一种其它相同或不同的醛反应来制备,其中:Z是单个化学键,未被取代的或取代的C1-C12-亚烷基,未被取代的或取代的C5-C12-亚环烷基,或未被取代的或取代的C6-C14-亚芳基,该反应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和任选在结构式D.2的至少一种其它羰基化合物存在下进行的
其中:R22至R25彼此独立地是氢,未被取代的或取代的C1-C12-烷基,未被取代的或取代的C3-C12-环烷基,未被取代的或取代的C7-C13-芳烷基,或未被取代的或取代的C6-C14-芳基,前提条件是,当Z对应于单个化学键或对应于没有α-氢原子的基团时,存在至少一种其中Z含有α-氢原子的结构式D.1的其它醛,或存在至少一种结构式D.2其它羰基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福股份公司,未经巴斯福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8010174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碱滴定法制备掺钕硼酸镧钪纳米粉体
- 下一篇:苯并咪唑酮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