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380107334.9 | 申请日: | 200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732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尔蒂·赛拉宁;米科·凯耶尔维;米卡埃尔·波尔廷;拉伊莫·里乌塔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293 | 分类号: | H02M5/293;G05F1/455;G05F1/6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戎志敏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由控制交流电压的相位角控制加在负载上的交流功率,并涉及功率控制器。功率控制器(1)的开关单元(2),由互相连续和对于负载(L)连接的两个开关元件(k1,k2),和与它们并行安排的反向电流二极管(d1,d2)组成,在施加的交流电压周期VAC的半周期,开关单元开始变换电的导通和非导通状态。根据本发明,在负载电流(IL)的零点位置确定的延迟后的第一半周期(PA)时,第一开关元件(k1)进入导通状态,同时第二开关元件(k2)进入非导通状态,负载电流(IL)在电流的第二零点位置反向前,负载电流(IL)跨过第一开关元件(k1)和第二正向电流二极管(d2)流通,负载电流(IL)的方向相对于第二二极管(d2)反向,从而阻止电流流向负载。在第二半周期(PB)时负载电流(IL)的第二零点位置确定的延迟后,第二开关元件(k2)进入导通状态,同时第一开关元件(k1)进入非导通状态,在负载电流(IL)的方向在电流再一次流过零点位置反向前,负载电流(IL)跨过第二开关元件(k2)和第一正向电流二极管(d1)流通,负载电流(IL)的方向相对于第一二极管(d1)反向,因此,在对应于第一半周期的后半周期重复上面描述的运作步骤前,阻止电流流向负载。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控制器 | ||
【主权项】:
1.一种由控制交流电压的相位角控制加在负载上的交流功率的方法,其中开关单元(2)由两个互相连续,和相对于负载(L)连接的开关元件(k1,k2),即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和与它们并行安排的反向电流二极管(d1,d2)组成,在作用的交流电压(VAC)的半周期,控制开关元件分别转换为导通状态或非导通状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半周期(PA),在决定第一负载电流(IL)的零点位置(N1)的延迟(ta)后,第一开关元件(k1)进入导通状态,同时第二开关元件(k2)进入非导通状态,在电流的第二零点位置(N2)上负载电流(IL)反向前,负载电流(IL)流过第一开关元件(k1)和第二正向电流二极管(d2),负载电流(IL)的方向相对于第二二极管(d2)反向,因此,防止电流流向负载,在第二半周期(PB),在决定负载电流(IL)的第二零点位置(N2)的延迟(ta)后,第二开关元件(k2)进入导通状态,同时第一开关元件(k1)进入非导通状态,在流过零点位置(N1,N3)再一次反向负载电流(IL)的方向前,负载电流(IL)流过第二开关元件(k2)和第一正向电流二极管(d1),负载电流(IL)的方向相对于第一二极管(d1)反向,因此,在对应于第一半周期(PA)的随后半周期,重复上面描述的操作步骤前,防止电流流向负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未经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8010733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