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磨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0380108605.2 | 申请日: | 200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735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2-15 |
发明(设计)人: | N·维尔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佐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7/12 | 分类号: | B02C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洪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在带有相对的锥形表面的两精磨装置(1,2)之间的锥形精磨间隙(6)中加工木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的精磨元件,其中,设有位于外侧的锥形表面的精磨装置(1)是静止的,而设有位于内侧的锥形表面的精磨装置(2)是转动的,并且,该精磨元件(11)设计为用于静止的精磨元件(1),并形成有棒条(12)和中间凹槽(13),其中,棒条沿着精磨间隙(6)延伸,并由一上表面(14)和两侧表面(15,16)形成。各棒条的上表面(14)是精磨元件(11)的锥形加工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所述上表面(14)与棒条(12)的至少一个侧表面(15,16)形成一锐角(α)。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在带有相对的锥形表面的两精磨装置(1,2)之间的锥形精磨间隙(6)中加工木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的精磨元件,其中,设有位于外侧的锥形表面的精磨装置(1)是静止的,而设有位于内侧的锥形表面的精磨装置(2)是转动的,并且,该精磨元件(11)设计为用于静止的精磨元件(1),并形成有棒条(12)和中间凹槽(13),其中,棒条沿着精磨间隙(6)延伸,并由一上表面(14)和两侧表面(15,16)形成,其特征在于,各棒条的上表面(14)是精磨元件(11)的锥形加工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所述上表面(14)与棒条(12)上的至少一个侧表面(15,16)形成一锐角(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佐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佐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8010860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的销子型散热器
- 下一篇:具有多个嵌入驱动程序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