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镍、铁-镍-铬合金箔的制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02171.4 | 申请日: | 200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641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7-20 |
发明(设计)人: | 龚竹青;王奇;邓姝皓;杨喜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袁翔 |
地址: | 4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技术涉及电解法沉积金属领域,其特征是在硫酸盐—氯化物或硫酸盐—氯化物—三价铬水溶液体系中电解沉积生产铁—镍或铁—镍—铬合金箔,本电解法制取合金箔的生产工艺流程短,电解液稳定,容易维护,废水处理容易;箔的成分和厚度容易控制,表面光亮,厚薄均匀,与压延法相比成本低,物理化学性能,特别是磁性能提高;所生产的铁—镍、铁—镍—铬合金箔适于电子、电讯、电器工业部门应用,是很好的软磁材料,也是优良的电池骨架材料和特种包装材料,用户欢迎。 | ||
搜索关键词: | 金箔 制取 方法 | ||
【主权项】:
1.铁—镍合金箔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硫酸盐—氯化物水溶液体系,在钛辊阴极,铁、镍、钛组合象形阳极电解槽中通过直流电解连续生产铁—镍箔; 表1 电沉积铁—镍合金箔电解液组成 成分 含量(g/L) NiSO4·6H2O 160~240 NiCl2·6H2O 30~100 FeSO4·7H2O 30~80 H3BO3 40~50 柠檬酸三钠(络合剂) 15~55 抗环血酸(稳定剂) 5~20 糖精(光亮剂) 1~15 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 0.1~0.5其工艺条件是温度50~70℃,电镀液pH值2.0~4.0,阴极电流密度5~25A/dm2,钛辊阴极直径1.5m,宽度由所需箔的宽度确定(如可以是0.6m或1.2m),组合阳极中镍、铁、钛面积比为1.6∶1∶0.5;铁—镍合金箔的组成由镀液中Ni2+和Fe2+的浓度比、电流密度等因素控制,Fe的含量40~60%,厚度由电解时间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0217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