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热带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06588.8 | 申请日: | 200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559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1-05 |
发明(设计)人: | 焦念志;梁红星;汤坤贤;方少华;徐永健;钱鲁闽;袁东星;洪华生;林亚森;游秀萍;王克坚;沈东煜;陈敏儿;林泗彬;王永胜;王海洲;魏艳;王春光;林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东山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福建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33/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亚热带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涉及一种海藻的栽培,尤其是在筏架上的水培,用于亚热带池塘富营养化生物修复的方法。其步骤为选择生物修复植物并吊养在筏架上,起始吊养密度小于300kg/亩;采收后的苗绳回补种苗,养殖密度小于600kg/亩。筏架设有至少3根并排设置的支杆,支杆的端部由绳索或支架联接成架体,支杆间设系绳,架体上设至少2个悬浮体,架体通过至少4根固定绳索固定。可采用不同的修复生物,实现全年不间断修复。可通过连接筏架上支杆的塑料泡沫体的绳子长度任意调节筏架的水下深度,适用不同透明度的池塘养殖水体。采用的间绳收获与补苗方法,保持水体中随时有适量的修复生物。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亚热带 养殖 池塘 富营养化 生物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1、亚热带池塘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1)、选择用于亚热带池塘富营养化生物修复的植物;2)、将用于亚热带池塘富营养化生物修复的植物吊养在池塘水中的筏架上,其起始吊养密度小于300kg/亩;3)、隔15~35天采收1次,每相邻的两条苗绳采收1条,采收后的苗绳回补种苗,养殖密度小于600kg/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东山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福建海洋研究所,未经厦门大学;东山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福建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0658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