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海底观测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08964.7 | 申请日: | 2004-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562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1-12 |
发明(设计)人: | 于新生;李思忍;张晓东;唐功友;曹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振东 |
地址: | 266003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深海海底观测平台,其包括开放式单元模块的浮体框架和/或观测框架和配重锚系。在该浮体框架或观测框架内固设的声学释放器与配重锚系之间,是通过释放脱钩,脱钩缆套和固定有配重挂环的配重锚系三者的协同配合,而离合的;由脱钩缆套或穿过配重挂环套挂在闭合状态的该脱钩上,构成该浮体框架或观测框架及其声学释放器与配重锚系连成一体而锚驻海底的状态;由脱钩缆套或脱离了开放状态的该脱钩和配重挂环,构成该浮体框架或观测框架及其声学释放器与配重锚系分离的状态。该平台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减小设备整体重量,便于深海海底观测工作。还可避免外界噪声对记录系统的干扰,实现一平台从事多种海底观测实验。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海底 观测 平台 | ||
【主权项】:
1、一种深海海底观测平台,其包括由耐腐蚀的轻质金属管体焊接而成的开放式单元模块的浮体框架和/或观测框架和配重锚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该浮体框架或观测框架内固设的声学释放器与配重锚系之间,是通过释放脱钩,脱钩缆套和固定有配重挂环的配重锚系三者的协同配合,而离合的;其中,呈蟹夹形状的释放脱钩安装在声学释放器的底部,该脱钩在声学释放器的控制下或呈开放状态,或呈闭合状态;由高强度缆绳制成的脱钩缆套或穿过配重挂环套挂在闭合状态的该脱钩上,构成该浮体框架或观测框架及其声学释放器与配重锚系连成一体而锚驻海底的状态;由高强度缆绳制成的脱钩缆套或脱离了开放状态的该脱钩和配重挂环,构成该浮体框架或观测框架及其声学释放器与配重锚系分离的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0896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潜翼船
- 下一篇:一种低麦芽发泡啤酒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