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微孔化提高合金与氧化物结合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09203.3 | 申请日: | 200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584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2-23 |
发明(设计)人: | 何业东;姚明明;王德仁;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8/04 | 分类号: | C23C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大华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玲莉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表面微孔化提高合金与氧化物结合力的方法,属于高温腐蚀及高温表面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阳极电化学腐蚀,在600~1200℃的高温条件下氧化,以及在微孔化后的合金或合金涂层表面组装Al2O3、ZrO2、SiO2及Y2O3等氧化物薄膜或由它们构成的微叠涂层,使合金或合金涂层表面微孔化后钉扎氧化膜或陶瓷涂层,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合金或合金涂层与氧化膜或陶瓷涂层的结合力和抗剥落性能,从而提高其抗高温腐蚀性能,还可以在稀土效应和表面微晶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氧化膜或陶瓷涂层与基体合金的结合力,以满足在热疲劳条件下高温合金或涂层抗热冲击性能和抗高温腐蚀性能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微孔 提高 合金 氧化物 结合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表面微孔化提高合金与氧化物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进行阳极电化学腐蚀,腐蚀液可以任选以下三种之一:按重量百分比计,腐蚀液的组成为2~10%的盐酸、0.1~1.0%的六次甲基四胺,或2-6%的重铬酸钾、1-5%氯化钠,或2~6%的铬酐、1~5%氯化钠,溶液温度控制在40~80℃,电流密度控制在0.005~0.4A/cm2,通电时间为10~120秒;b)将表面微孔化的合金或合金涂层充分清洗后,在600~1200℃的高温条件下氧化;c)在微孔化后的合金或合金涂层表面组装Al2O3、ZrO2、SiO2及Y2O3等氧化物薄膜或由它们构成的微叠涂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0920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