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11116.1 | 申请日: | 200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60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3-30 |
发明(设计)人: | 牛利;张齐贤;由天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B29C45/00;C08G5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化学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分别使用小分子交联剂二氨基二苯甲烷、二氨基苯醚酮或二者不同比例混合物来固化环氧树脂用作电极封装材料,环氧树脂为3,3′,5,5′-四甲基-4,4′-二羟基联苯二缩水甘油醚,交联剂与环氧树脂摩尔比为1∶2~20,先将一定量的环氧树脂与涂附脱模剂295-3硅脂的模具置于恒温80~100℃环境中,将交联剂滴加入恒温的环氧树脂中,混合均匀后,浇铸入预置恒温的模具电极圆孔中,恒温100~200℃固化10~20小时。冷却后,取出电极,抛光,加装电极帽。电极可采用金、铂、玻璃碳、石墨等大多数电化学用工作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电化学工作电极,具有常规环氧树脂类封装电极的优点,还有耐腐蚀性、耐溶剂性、耐高温、韧性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工作 电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化学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电极圆孔(2)中涂附脱模剂295-3硅脂,将模具主体(1)通过螺栓(3)使其紧密接合,(1)及底架(4)通过螺栓(6)紧密接合,将嵌入电极基体材料(7)的导电的铜质金属杆(9)置于模具上已抛光的电极圆孔(2)中,底端置于底架(4)上的定位圆孔(5)中,以使金属杆(9)在浇铸成形过程中始终保持与电极基体材料(7)外缘同心,其特征在于交联剂选择二氨基苯醚酮、二氨基二苯甲烷或二者的混合物,二者的混合摩尔比为1∶0.1~10,环氧树脂为3,3′,5,5′-四甲基-4,4′-二羟基联苯二缩水甘油醚,分子量355,环氧值为0.56~0.59,交联剂与环氧树脂摩尔比为1∶2~20,先将环氧树脂与模具分别置于80~100℃的恒温环境中,将交联剂加入环氧树脂,并充分搅拌,快速浇铸入预置恒温的模具,缓慢升温,恒温100~200℃,固化10~20小时,冷却,取出电极,抛光,加装电极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1111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煲粥机
- 下一篇:平面显示器的测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