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孔二氧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15679.8 | 申请日: | 200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55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4-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言波;钱雪峰;朱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C01B33/18;C01B3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表面活性剂,盐酸和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制备成反应液,然后将硅源缓慢的滴加到上述溶液的表面,于鼓风烘箱中或室温下静置,保持恒温数天即可得反应产物,并经高温焙烧后制得长径比均匀的介孔二氧化硅纤维。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产率较高,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纤维长度有几百微米,外形规整,纤维表面光滑,且介孔道有序,孔径约为3纳米。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纤维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表面活性剂、盐酸和溶剂置于容器中,室温下搅拌均匀并静置,在上述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硅源,所述硅源、表面活性剂、盐酸和溶剂的摩尔比为0.01~1∶0.8∶34~96∶2600~3100,然后在静置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0~60℃,反应时间为1~7天,反应完成后,将溶液上层的絮状漂浮物汲出,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棉絮状产物,将产物置于马弗炉中,升温至550℃并恒温6小时,除去表面活性剂即得纤维状的介孔二氧化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1567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