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搅拌车搅拌筒内搅和料流固两相流的建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18340.3 | 申请日: | 200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579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2-16 |
发明(设计)人: | 邵萌;王安麟;朱灯林;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搅拌筒内搅和料流固两相流的建模方法。用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于搅拌筒内搅和料复杂的密相多相流系统,结合离散单元法,并将其拓展到三维流体-固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中,建立基于柔性化建模的颗粒群轨道柔性模型,即采用两相耦合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模拟流体连续相,同时运用离散单元法模拟颗粒离散相之间的相互作用,颗粒与颗粒的碰撞采用离散单元法进行柔性化建模,实现对搅和料的三维流固两相流的数值仿真,最终达到对搅拌筒参数的优化。本发明大大降低了搅拌筒设计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设计效率,同时搅拌筒性能也得到了优化和提高。用该方法设计的搅拌筒性能好,并已投入大批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搅拌 搅和 料流固 两相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搅拌筒内搅和料流固两相流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搅拌筒内搅和料复杂的密相多相流系统,结合离散单元法,并将其拓展到三维流体-固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中,建立基于柔性化建模的颗粒群轨道柔性模型,即采用两相耦合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模拟流体连续相,同时运用离散单元法模拟颗粒离散相之间的相互作用,颗粒与颗粒的碰撞采用离散单元法进行柔性化建模,实现对搅和料的三维流固两相流的数值仿真,最终达到对搅拌筒参数的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1834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风型环保抛丸器
- 下一篇:发电机的输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