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钒连续生产过程中原料坯的干燥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410021845.5 | 申请日: | 200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657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晖;周家琮;朱胜友;张帆;张国才;谢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1/06 | 分类号: | C01G21/06;C01G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钒连续生产过程中原料坯的干燥方法及其装置。是将原料坯送入密封的副电热炉中,同时向副电热炉内通入保护气体,在400~700℃的温度区域内干燥4~7h后出副电热炉并进入主烧结炉。在主烧结炉一侧设置副电热炉,利用全封闭的密封通道将其相互连通;副电热炉上设置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副电热炉的中心线与主烧结炉的自动返回中心线重合,副电热炉与主烧结炉之间设有密封闸门。原料坯经过干燥处理后进入主烧结炉,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更适合于工业上大批量生产,减少了炉料倒运次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减少炉料粉化率,有利于提高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钒的回收率,可显著提高主烧结炉的使用寿命且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连续生产 过程 原料 干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1、氮化钒连续生产过程中原料坯的干燥方法,是将原料坯送入密封的副电热炉(1)中,同时向副电热炉内通入保护气体,在400~700℃的温度区域内干燥4~7h后出副电热炉(1)并进入主烧结炉(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2184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