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微泡造影剂定位控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410021905.3 | 申请日: | 200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55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刚;冉海涛;任红;凌智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刚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49/22;A61M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10重庆市渝中区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将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基因的运载工具,对基因进行定位控释而使基因在靶向组织进行转染的方法。携基因的超声微泡造影剂包括将基因粘附于造影剂微泡的表面和/或将基因包裹于微泡造影剂内的情况。对进行静脉注射的微泡造影剂或携基因的微泡造影剂,用声像图监控造影剂到达靶组织显影后,用一定能量的超声波破坏微泡,并用声像图和超声组织定征方法监控基因转染、表达情况。本发明具有无创、操作简便、靶向性好、转染率高、安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造影 定位 控释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超声微泡造影剂定位控释方法,其特征是:方法包括的内容如下:(1)、直接采用微泡造影剂或将微泡造影剂与基因结合构成携带基因的微泡造影剂:其中,将微泡造影剂与基因结合构成携带基因的微泡造影剂方法包括:a、将基因粘附于微泡造影剂的表面:将选定的基因与脂质微泡造影剂按体积份数比以3~10∶10的比例混合,使混合物中基因的量为0.1~1mg/ml,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使基因粘附于微泡表面;或b、将基因包裹于微泡内:将低温下为液态的氟碳气体与基因按体积份数比以3-5∶1混合后,在声振过程中形成由脂质材料包裹氟碳液体和基因的微球,在温度升高至37℃--45℃条件下变为微泡,用PBS清洗掉未裹入的基因,所得到的即为包裹入的携基因的微泡造影剂;(2)、对微泡造影剂或携基因的微泡造影剂进行定位超声控释,方法是:对进行静脉注射的微泡造影剂或携基因的微泡造影剂,用声像图监控造影剂到达靶组织显影后,用一定能量的超声波破坏微泡:a、当只采用微泡造影剂时,超声能量为20~800KHz,0.25~2.5W/cm2,作用时间1~3分钟;或b、当采用携基因的微泡造影剂时,超声能量为1MHz,0.25~2.5w/cm2,作用时间为1~3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刚,未经王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2190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 下一篇:电浆显示装置的支撑背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