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菌浸出含铜黄铁矿石中的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22826.4 | 申请日: | 2004-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556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4-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在海 |
主分类号: | C22B3/18 | 分类号: | C22B3/18;//C22B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651000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铜黄铁矿石中铜的细菌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充分利用不同硫化矿物之间的细菌电化学催化作用,即低电位的铜硫化物作为腐蚀阳极,高电位的黄铁矿、金银矿作为阴极,利用细菌促进它们之间的原电池效应;其它未构成原电池效应的黄铁矿,则通过控制工艺条件抑制氧化黄铁矿的专性细菌——微螺菌等活性,达到减缓黄铁矿氧化的目的。对于铜锌硫化物共存的黄铁矿,首先用硫酸浸出氧化铜,再用浸出的铜离子催化闪锌矿的浸出,由于闪锌矿被催化浸出,从而较早消除了闪锌矿对黄铜矿细菌浸出的电位抑制作用。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在自然粒度、自然天气条件下,细菌浸出4个月,铜的浸出率可达75%以上;铜锌硫化物共存黄铁矿可实现铜、锌同时浸出,浸出效果同无锌硫化矿物存在时接近。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 浸出 含铜黄 铁矿石 中的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含铜黄铁矿石中铜的细菌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做堆将细泥状黄铁矿与块状黄铁呈层状交替堆积,根据两类黄铁矿的相对资源量与堆积前测定的细泥状黄铁矿的最大通透性确定二者的层厚程度,细泥状黄铁矿层厚度≤5m,通透性≥5L/hm2;(2)种菌培养及浸出液营养配制种菌,包括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铁杆菌、氧化硫亚铁杆菌中的至少一种,培养使用的培养基为5-20%(w/v)的矿浆,加入硫酸铵1-6g/L,磷酸氢二钾0.1-1.0g/L,pH值为1.0-3.0;或者使用9k基本盐,硫酸亚铁加入量为34-22g/L;浸出液的配制,硫酸铵和磷酸氢二钾的加入量分别为1-6g/L和0.1-1.0g/L,pH值为1.0-3.0,浸出过程中铁离子浓度控制在5 g/L以下;(3)喷淋或滴淋将种菌按0.05-5%(v/v)比例接种于浸出液后,立即喷淋或滴淋;浸出液与黄铁矿的液固比为1∶5-100;第一次喷淋以细泥状黄铁矿层最大通透性的1/4-1/2喷淋强度进行喷淋;当喷淋量达到最大吸附量之后,再按细泥状黄铁矿层最大通透性的1/4-3/4喷淋强度进行喷淋;喷淋时间为每天8-10点和17-19点;(4)回收硫酸铜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在海,未经张在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2282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欧美杂交种葡萄无核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胆囊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