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中微量含氮化合物深度脱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24100.4 | 申请日: | 2004-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583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2-23 |
发明(设计)人: | 崔兆杰;高连存;宋兴良;冯建鸿;盛永利;宋运涛;王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25/02 | 分类号: | C10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柴油中微量含氮化合物深度脱除方法,属于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一种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固相萃取剂,脱除柴油中碱性含氮化合物,脱除率达到96%以上。用过渡金属离子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固相萃取剂,脱除柴油中非碱性含氮化合物,脱除率达到56.3%。双柱串联分别脱除柴油中碱性含氮化合物和非碱性含氮化合物,总氮脱除率达到71.3%,柴油收率96%以上,重复处理两次总氮脱除率可达99%。用过的树脂柱经再生处理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微量 氮化 深度 脱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柴油中微量含氮化合物深度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一种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固相萃取剂,脱除柴油中碱性含氮化合物,用过渡金属离子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固相萃取剂,脱除柴油中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双柱串联分别脱除柴油中碱性含氮化合物和非碱性含氮化合物,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孔径20-80目,是以苯乙烯-乙烯基苯共聚体为骨架,在苯环上引入磺酸基制成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2410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辆超载检测系统及其运行方法